請叫我地龍
在老外眼中,中國人是奇葩的存在,他們認(rèn)為我們什么都敢吃。 例如酸菜炒牛歡喜、廣西麻辣蝌蚪、貴州牛糞火鍋、寧化田鼠干、臺灣豬血糕、油炸蜂蛹、油炸知鳥、油炸蜻蜓、油炸蚱蜢、油炸蝎子…… 還有就是《流浪地球》里的榴蓮味蚯蚓干…… 別逗了,吃我是不敢吃的,但我對這玩意兒感到好奇。 請叫我地龍 蚯蚓覺得這名詞不夠霸氣,它喜歡別人稱呼它為地龍。 地龍的適應(yīng)能力極強,它們可以在潮濕的腐地里生存。 毫不夸張地說,它們吃下去的是垃圾,長出的是蛋白質(zhì)。 來自印度的科學(xué)家分析過蚯蚓的營養(yǎng)成分,他們不是閑著蛋疼就是希望真的把蚯蚓放進餐盤。 (DOI:10.13040/IJPSR.0975-8232.8(11).4832-38 你沒看錯,地龍是補鋅補鐵的圣品,男女皆宜,一條足以。 相信我,這是你有史以來最不愿意看到馬賽克背后是什么! 地龍能通血管 地龍的通血管作用當(dāng)然不是像它挖土那樣通,而是依靠地龍體內(nèi)一種名叫Lumbrokinase的成分,可以翻譯成地龍蛋白或蚯蚓激酶。 這玩意兒可以減少纖維蛋白的形成,促進血栓和細(xì)胞碎片的溶解。 這不是我瞎說的,蘇州大學(xué)附屬第二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于2013年招募了310名缺血性卒中患者開展了一項臨床試驗,研究表明地龍蛋白有益于預(yù)防繼發(fā)性缺血性中風(fēng),各項血管評價指標(biāo)均有改善[1]。 2017年的另外一項臨床試驗也表明地龍蛋白聯(lián)合肝抗凝藥(肝素和華法林)治療肺血栓栓塞療效更佳,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2]。 其它一些研究也指出地龍蛋白可以改善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3-5]。 這些功效早在《本草綱目》中被記載,李時珍稱蚯蚓干具有通經(jīng)活絡(luò)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地龍蛋白 vs 納豆激酶 納豆激酶是另外一種促進血栓溶解的蛋白,從原理上來說,地龍蛋白和納豆激酶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你想問哪個功效更強一些,我也不曉得,但我知道納豆的惡心一點兒也不遜色于地龍。 偷偷告訴你,我也吃過地龍蛋白,純屬好奇,倍感欣慰的是,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它已經(jīng)沒有任何味道了。 相比之下,納豆的味道反而更奇葩,一般人切勿作死。我不曉得為何島國人那么喜歡納豆,雖然我也挺喜歡吃的。 · END ·參考文獻(xiàn): [3] doi:10.1089 / acm.2008.0506 [4] doi: 10.1016/j.yjmcc.2016.08.004. [5] DOI:10.3389 / fphar.2018.00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