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想盡辦法減肥 最常見的一個辦法就是 不吃主食! 然而 世界權(quán)威醫(yī)學期刊《柳葉刀》 刊登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 主食吃太少,會減壽 研究發(fā)現(xiàn),從50歲開始,中等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者的平均預期生存期為33年,但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就會減壽4年,吃得太多減壽1年。 // 四成國人“吃不飽飯” // 近幾年,“低碳飲食”十分流行,為了減肥或健康,很多人少吃甚至不吃主食。 《中國白領(lǐng)膳食健康白皮書》調(diào)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共1500名25~40歲白領(lǐng)后發(fā)現(xiàn),近四成人每天的主食攝入量不足250克,未達到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量。 事實上,在生活中 因為減肥不吃主食 結(jié)果猝死的案例也是有的 ↓↓↓ 日本曾有一位宣傳“不吃主食減肥法”的名人桐山秀樹。 桐山秀樹于2010年被查出糖尿病,為控制病情,三餐不吃米飯、面包、面條等主食,也拒絕其他碳水化合物,結(jié)果體重在3星期內(nèi)從87公斤掉到67公斤。 然而,2016年,桐山秀樹在東京一家餐廳里猝死,終年 61 歲。 對于桐山秀樹在減肥6年后死于心梗,不少醫(yī)師表示:“不吃主食”的限糖減肥法,必然會加重心血管負擔。 而新陳代謝的失衡,加速了動脈硬化、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 主食其實是個寶 // 01 吃主食能調(diào)控血糖 如果糖尿病患者一天所吃的主食少于3兩,在饑餓時,體內(nèi)的升糖激素將很快升高。 02吃主食能防便秘 主食中的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利于預防便秘、促進腸道蠕動。 03吃主食能增強免疫力 有相當多的人不吃主食,也不吃肉、蛋和豆制品,只吃一些番茄、黃瓜之類的低碳水化合物食品,這樣很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良。 持續(xù)這樣的狀態(tài),衰老、皮膚變差、記憶力下降、失眠、煩躁、月經(jīng)紊亂等危害就會一個個找上門。 // 主食不可替代 // 主食,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之一,但是人們對它存在諸多誤解。 01“主食熱量高,吃多容易發(fā)胖” 請注意: 1克脂肪產(chǎn)生9千卡的熱量! 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質(zhì)分別產(chǎn)生4千卡的熱量。 而主食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說主食熱量高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非要控制熱量攝入,還不如從肉食下手。 02“多吃粗糧比細糧好” 長期大量食用粗糧,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zhì)的吸收,降低人體免疫力。 同時,粗糧吃太多,還會影響消化,增加胃腸負擔。 吃主食最好要注意粗細搭配,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好只吃50~100克粗糧,占到主食總量的1/3左右即可。 對于老年人即兒童適當減量。 03“晚餐最好不吃主食” 如果人體碳水化合物供應(yīng)不足,就會動用組織蛋白質(zhì)及脂肪來解決,而組織蛋白質(zhì)的分解消耗,會影響臟器功能。 還會使大量脂肪氧化,生成酮體,導致酮癥,甚至酮癥酸中毒。 04“主食沒營養(yǎng)” 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還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此外,人體需要的B族維生素,很多也來源于主食。 05主食只包括谷物和雜豆 主食是指糧食,包括米、面、雜糧、薯類等所有食材。 所以吃了土豆、紅薯、南瓜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后,要適當減少吃其他主食的量。 // 合理搭配吃出健康 // 01吃夠量 建議人們按照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保證每天攝入谷類和薯類食物250克~400克,運動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 02要多樣 主食包括谷類、薯類和雜豆,可以是多樣化、粗細搭配,適量選擇全谷類制品。 03護營養(yǎng) 一些錯誤的烹調(diào)方法會讓主食的營養(yǎng)大打折扣。建議不要過度淘米、煮粥不要加堿并且少用油炸的方式制作主食。 凡事過猶不及, 最重要的還是 均衡飲食、合理搭配! 來源:健康圈、健康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