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佛法需要一個過程,就像從小學(xué)念到初中、高中再念到大學(xué)一樣。在接觸佛法的初期,大家的根器還不夠,所以佛陀要“方便說”,就是按照我們智慧能理解的高度去講,要將就一下我們,不能直接給一年級的同學(xué)上六年級的課。 所以很多時候,開始,佛陀會告訴我們“有”這個東西。但隨著學(xué)習(xí)的深入,智慧的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上去了,到了高年級的課程,佛陀再告訴我們,這個東西實際上并沒有。而“無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句偈出自于心經(jīng)。心經(jīng)雖然很短,但他是高級課程。所以,他開篇就說明了,我們先前學(xué)習(xí)的佛法里面,有很多東西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心經(jīng)告訴我們:無明和破除無明、生老病死和跳出輪回、苦、智慧與收獲......這些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無明,是佛教的最基本知識,不了解無明,跟佛教就屬于不認(rèn)識。 無明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根本原因。 佛家的世界觀是這樣的:我們本來都是明的,光明的,都是佛,我們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我們都是以永恒和無限的狀態(tài)存在。但是,我們心動了,就起了妄念。這個妄念像煙霧一樣,遮住了我們的“明”,我們變昏暗了,就是“無明”。正是無明起了,我們就墮入到了“六道輪回”,變成了眾生,變成了人。 我們?yōu)槭裁匆扌心??為什么要信佛呢?因為“眾生皆苦”,就是苦集滅道的苦??嗉瘻绲朗撬氖ブB,是佛最開始講的法。而四圣諦中又把苦排在了第一位??梢哉f佛講的第一個字就是苦。我身體不好,總有病。渾身沒好受時候,所以要我信佛非常容易。我甚至不用讓佛給我講眾生皆苦,我早就這么認(rèn)為了。佛說眾生皆苦,我就得連連點頭:苦苦苦,太苦了。不用費心做思想工作,一尋思醫(yī)院的藥水味,苦的就不行了。 墮入輪回,為人,有種種的苦。修行就是為了跳出輪回,不再受苦。可不來了,煩死了。想跳出輪回,那就要破除無明,讓我們重新回到明的狀態(tài)。就像很多佛菩薩的畫像,頭頂都有個光圈,那就是光明,比喻。不是佛菩薩頭上真有個日輪。 破除了無明,我們就能回到明的狀態(tài),不再受輪回之苦。 所以,信佛修行,很長的時間里,大家會追求怎樣去破除無明。但是,到了心經(jīng),佛、觀世音菩薩告訴大家:無明這個東西,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就是無無明。既然無無明,那也就沒有一個無明要大家去破除,就是亦無無明盡。 無明是什么呢?就是你拿拳頭照自己的眼睛打幾下,打的自己眼冒金星。眼前的那個金星就是無明。那個金星存在不存在?不存在。但你還看見它了。金星是不存在的,只是你眼睛壞了,產(chǎn)生的幻覺。無明也是不存在的,只是你那個明的真心看到的假相。 我前面說了,有了無明,我們才來到這個世界。有了無明,才有我,才有你和他,才有生老病死,才有六道輪回,才有山河大地,才有苦...... 那么無無明呢?無明是幻覺呢?無明是假相呢?那你我他,生老病死,六道輪回,苦集滅道,宇宙人生......也自然都是幻覺,不存在的。無明是假的,我也就是假的,我身體不好,苦,也就是假的,就是:無我,無苦集滅道。 無明就是做夢,你在夢里掙了座金山,醒來也是了無所得。你在夢里拜佛燒香,修行求道,醒了也是了無所得。修行,你什么也得不到,因為你壓根就什么都沒丟過。修行,升起來的般若智慧,本來就是你的,這就是:無智亦無得。 有了無明,就有了出生和死亡。而無無明,就是說我們壓根就沒出生過,自然不會有病、老和死亡。就是:乃至無老死。生老病死,只是我們看到的假相,也就談不上修行、了生脫死、跳出輪回去享福了,就是:亦無老死盡。生老病死是假相、無明是眼花,都是壓根不存在的東西,也就談不上去破除無明了,就是:亦無無明盡。 無明就是妄見生滅,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加在一起,總稱就是無明。你眼睛壞了,看見天上有第二個月亮。這第二個月亮就是無明。第二個月亮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眼睛壞了,以為那里有第二個月亮。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并不是真的“有”,而是你“以為有”。意識創(chuàng)造世界! 我們看著假相,無明,以為那個無明、假相就是我們自己,忘了在旁邊看熱鬧的那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要想不再受苦,跳出輪回,只要一扭頭,找到真正的自己??嗪o邊回頭是岸! 就是: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