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蘋果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就是開花到套袋前這一段時間。套袋前蘋果正處于幼果茸毛脫落期,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最差,所以在此階段的管理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用藥規(guī)范,避免因病蟲害防治不當,導致果品質量下降,收入降低。 問題一:藥劑的選擇 首先,用藥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標準,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藥劑。其次,要考慮用藥的藥效,純度高、劑型好、制劑水平高的農藥藥效才好。另外,要根據(jù)氣候變化和蘋果物候期合理使用農藥。 藥劑純度主要體現(xiàn)在有效成分在農藥混合物中的含量,就如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區(qū)別。 現(xiàn)在果樹上常用的劑型有可濕性粉劑、乳油、懸浮劑、懸乳劑、水分散粒劑等。針對不同用途、不同用藥時間,劑型也要做相應的選擇。例如打干枝一般采用的殺蟲劑都是毒死蜱乳油,對越冬害蟲的滲透性比其他劑型要好。 制劑水平主要體現(xiàn)在農藥所用助劑和生產工序上,工藝先進、助劑優(yōu)良,生產的藥品質量就好,無論進口藥還是國產藥。 氣候變化特別是溫度的變化對某些農藥的效果影響巨大,在不同的季節(jié)用藥一定要合時宜。例如同是煙堿類殺蟲劑,溫度高時一般選用吡蟲啉,溫度低時一般選擇啶蟲脒。 最后,藥劑的選擇要根據(jù)蘋果不同的物候期合理搭配,既要保證防病治蟲效果,又要保證安全,減少對植物的刺激。例如花期和幼果期大部分三唑類殺菌劑不能使用,乳油制劑盡量少用等。 問題二:藥劑的使用 同樣的藥劑,在使用過程中是否遵守使用規(guī)則,是否注重用藥細節(jié)都會影響農藥的藥效。首先,配置農藥一定要按照說明或者廠家要求的倍數(shù)配置,不能自己隨意升高或降低,以免造成植物要害和病蟲抗藥性的增加。其次,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例如,井水抽取后晾曬2-3天再配藥,提升水溫和使水軟化,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藥劑功能。配置藥劑時要每一種藥劑分別二次稀釋。從劑型上講農藥的混配順序通常為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微乳劑、水乳劑、水劑、乳油,原則上農藥混配最好不要太多,每加入一種成分充分混勻后再加入下一種。無論混配什么藥劑,都應該現(xiàn)配現(xiàn)用,不宜久放。 另外,農藥配好后使用也要注意,應用合理的噴霧設備,保證農藥的藥效同時盡可能降低對果皮的刺激,注意打藥的時間、壓力、距離等,盡可能提高果實品質。 問題三:藥劑的配合 藥劑配合一般原則是不同毒殺機制的農藥相配合,例如抑制酶活性和抑制細胞分裂的相配合。不同毒殺作用的相配合,殺蟲劑主要作用方法有觸殺、胃毒、熏蒸、內吸等,殺菌劑主要有保護、治療、內吸等,不同的作用方法相互補充,可以有很好的防效。不同時效的農藥相配合,速效殺滅和防效期長的農藥相配合,不但用藥后防效好,防治期還長。與增效劑相配合,增效劑例如有機硅類,雖無直接的防病治蟲作用,但可以提高現(xiàn)有農藥的防治效果。 作用于不同病蟲害的農藥相配合,植物的病蟲害在發(fā)生時間上沒有明顯的界限,在幾種病蟲害同時發(fā)生時,可以采用此方法,減少噴藥次數(shù),提高效率。 最后,藥劑的配合有兩點原則,一是不改變物理性狀,不產生浮油、沉淀、結絮、變色等,也不能產生發(fā)熱、氣泡等現(xiàn)象。二是不引起化學反應,許多藥劑不能與堿性或酸性藥劑混用,不能與金屬離子農藥混用,具有交互抗性的農藥不宜混用,生物農藥不能與殺菌劑混用。 果樹種植盼豐收,農藥使用放心頭。望廣大果農能夠正確使用農藥,提高質量掙大錢! 審核|王厚臣 編輯|小紅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