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雪山小鎮(zhèn)因特拉肯的東西兩側各有一處湖泊,分別是圖恩湖與布里恩茨湖,因為美輪美奐的湖岸風光被稱為“上帝的兩只眼睛”。很幸運,在圖恩湖北岸奧伯霍芬村的酒店住了三晚,得以飽覽上帝之眼的那一抹美色。 第一天到達這里時已近天黑,沒看清周邊的環(huán)境。第二天清晨,推窗赫然發(fā)現(xiàn)窗外的風景美妙無比,酒店下方是層層疊疊的紅色屋頂,那是村民們居住的房屋,圖恩湖近在眼前,但見湖水幽藍,波瀾不驚,遠處霧靄飄飄,青山如黛,好美的湖光山色。
拉近了看,湖畔好像有一組帶尖頂?shù)墓沤ㄖ?,它們姓甚名誰?問了導游,才知道是一座中世紀的城堡。 后面的三天,每天從酒店出發(fā),經(jīng)由因特拉肯去了格林德瓦和少女峰,去了伯爾尼和黑森林,也去了布里恩茨湖。旅游大巴沿著湖岸公路逶迤向前,有時經(jīng)過山腳,有時又延伸在湖邊,兩側是如畫的村莊、寧靜的樹林,而湖邊這個中世紀的城堡,來來回回經(jīng)過好幾次,每次都忍不住多看它幾眼。 說起來布里恩茨湖本不在行程之內。去完少女峰的第二天是自由活動,團隊有兩項自費項目:去雪朗峰看雪山與瀑布和因特拉肯乘滑翔傘,自愿參加。不去的游客旅游大巴負責送至因特拉肯,下午5點接回。 如此,一部分觀賞雪山意猶未盡的游客去了雪朗峰,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去因特拉肯乘滑翔傘,還有少部分游客選擇逛街。俺們一家三口猶豫了一下,女兒有意再去雪山,她爸隨意,俺發(fā)表意見說,昨天看雪山運氣非常好,不如見好就收,換一個地方玩。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自主去游布里恩茨湖。 因特拉肯車站站臺上有一張公交地圖,看明白了這張地圖,便能把這一地區(qū)周邊的旅游景點搞定。 從因特拉肯坐102路公交車至某一站(站名已記不清了)下,車站附近的民居非常漂亮, 拐入一小巷,往下走不遠即到湖邊??匆娔呛暱讨g心就溶化了。 這里也有一座不知名的古堡,默默地矗立在湖畔,無人問津。 登上堡頂,但見布里恩茨湖靜謐幽深,像鑲嵌在森林中的一顆祖母綠,高貴又神秘。 下雨了,密集的雨絲籠罩著湖面,云彩遮住山頂,由近及遠,一幅水墨畫的意境自然天成。 一艘游船的到來打破了這一片寧靜。附近有一個碼頭,從這里乘船可以到一個同樣叫布里恩茨的小鎮(zhèn)游覽。害怕時間來不及,放棄了這個念頭。 船兒走了。此刻,偌大的湖面萬籟俱寂,風兒也不言語,細雨霏霏,無聲的飄落…… 山水入畫,用美來形容,實在是太單薄了。 在碼頭遇見一只貓,看見它立刻顛覆了在國內對“流浪貓”的認知,周身干凈的一塵不染,女兒馬上就喜歡上了它。 它也不認生,很快就和我們熟了,毫不客氣地爬上身,臥在腿上悠哉悠哉。 青山綠水間的人和動物,和諧相處,所謂歲月靜好,就在這一刻了。希望時間凝滯,慢點再慢點,哪怕坐到天黑也不夠。 這只可愛的貓,后來在博友的游記中又見過,凡是到過此地的游客大多都認識它,儼然已成網(wǎng)紅了,哈哈。
在湖邊的那個小亭子里坐了好久,終于告別了那只喵星人繼續(xù)前行。出了這個碼頭轉入另一條小徑,一邊臨湖,一邊是森林。 沒有風,碧綠的湖水被森林圍繞著,少有波紋。挨著湖邊的地方建有一棟棟小屋,看出小院都經(jīng)過了主人們精心的打理,只是沒有見到人,樹林中一片安靜。 好容易看見一位姑娘和一條小狗從那條小徑走出來。這位姑娘可是我們今天沿湖徒步見到的第一人哦。 我們隨后也走進那條小徑。沿湖漫步,沉醉在無人打擾的境地,享受這份雨中只屬于我們的靜謐,這種與自然獨處的機緣讓我們心滿意足。不經(jīng)意間的決定帶來特別的驚喜,布里恩茨湖,感謝有你。 由于心心念著圖恩湖畔的古堡,不敢太過貪戀布里恩茨湖的美色,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那里。 錯過了因特拉肯接客的大巴,坐21路公交車回到奧伯霍芬村。沒有回酒店,徑直下到湖邊。 奧伯霍芬城堡非常有名,它名列瑞士國家標志性遺產,城堡的歷史幾乎是一段瑞士歷史的縮影。 城堡的建造,最早可以追溯至13世紀,當時城堡所在的整個村莊曾是奧伯霍芬地主的女兒出嫁時的陪嫁,嚯嚯,這個地主該多有錢啊。
1306年,當年的這份嫁妝連同后來建造的城堡,被賣給了哈布斯堡家族。隨著哈布斯堡的統(tǒng)治在瑞士被推翻,1386年,當時的伯爾尼人占領了奧伯霍芬以及城堡。隨后,他們又將奧伯霍芬村和城堡賣給了一個伯爾尼人。 之后的幾個世紀,城堡在好幾個私人家族間轉手。與此同時,當時的伯爾尼人對城堡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修和擴建:在湖邊,拆了水塔,新建了花房;待建的建筑由塔樓圍繞,其內飾則是伯爾尼巴洛克風格。整修和擴建工程在1700年基本完成。接下來的幾百年,城堡因資金短缺而得不到維修。 1798年法國入侵,奧伯霍芬和圖恩都成為了海爾維第共和國的一部分。1803年,海爾維第共和國崩潰后,奧伯霍芬歸入瑞士的圖恩區(qū)。奧伯霍芬城堡也于同一年再次成為私人財產,之后,又再度經(jīng)歷了好幾次轉手。 1849-1852年,當時的業(yè)主納沙泰爾-普魯士公爵重修并擴建了城堡,形成了目前所見到的羅馬風格外觀。 1940年,美國人William MaulMeasy建立了奧伯霍芬基金會用于管理和維護城堡。1952年,奧伯霍芬城堡成為伯爾尼歷史博物館的一部分。(此部分摘編于網(wǎng)絡資料) 圖恩湖的湖水顏色和布里恩茨湖截然不同,它是藍色的,但一樣的清澈明凈,深邃幽遠。 湖岸邊停泊著許多帆船,它們是當?shù)鼐用竦乃饺素敭a。瑞士是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人民生活非常富裕,汽車、帆船、游艇是普通瑞士家庭的標配。 由此,青山、湖泊、木屋、游艇,便是湖岸隨處可見的標志性風景。 轉身去古堡那里看看。這座洋溢著中世紀風情的城堡,據(jù)說堪稱一座現(xiàn)成的博物館,城堡內的展示豐富而精彩。 這里是古堡的大門,平時是對外開放參觀的,可惜此刻過了時間,已經(jīng)關閉了。 城堡建筑群包括新哥特式的餐廳,歷史久遠的教堂,還有土耳其式吸煙會客室,充分體現(xiàn)了16-19世紀伯爾尼人的居住文化。 這是從城堡一側所見的湖濱風光。 城堡附近的水域有天鵝在游弋,多美的背景,為找一個恰當?shù)臅r機,等待了好久。 在這么美麗的地方,等待是愉快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枚麻豆差強人意哦,呵呵。 抓住了時機,又一路追隨, 真巧,又等來了游船。 天將黑,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打道回府。酒店在坡上,爬起來有點吃力。 住了三天的酒店,明天就要離開這里。這家酒店年代有點老,大堂很逼仄,房間陳設簡單但很舒適,有趣的是電梯的開門和關門都需要手推,后悔沒有拍下來。 在國內屬于極其普通的這家酒店,可是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哦,有照片為證。 我們住在408房間,直到走的那天早晨才發(fā)現(xiàn)門口上的銘牌是有名堂的。
Zimmer Gustav 1969—1974,翻譯過來是齊默爾·古斯塔夫·海涅曼,意思是這個人于1969—1974年間在此住過。當時走得匆忙,未及仔細詢問,回來后查了半天,沒有答案,唯一能對上號的是曾有一位西德總統(tǒng)叫此名,但他的任職時間恰是1969 —1974,難道他是在瑞士當?shù)奈鞯驴偨y(tǒng)嗎?這也太蹊蹺了哈。 得,不去查這檔子冤案了,總之是有一位名人住過此處,能被明星的光芒照亮一下也是好的。 圖恩湖畔的酒店連同伯爾尼高地的雪山、湖泊和城堡,是此趟旅行中最美妙的一段時光,值得回味和珍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