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杭州自古都是文人墨客所熱衷的地方。而杭州最吸引人的莫過于西湖,有無數才子佳人趨之若鶩,西湖十景深入人心,蘇堤春曉,斷橋殘雪,平湖秋月等等,西湖有三步一景,五步一詩的美稱。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這首詩可以說是眾人皆知了,入選了小學課本,錢塘湖即西湖的別稱,詩人從孤山寺出發(fā),然后到現在的平湖、白堤,詳細的記錄的所見所聞,將春天西湖的盎然春意寫的生機勃勃,使人宛如身處仙境天堂之中,詩人的心情也如春風中輕快的馬兒一般舒暢,白居易對西湖的喜愛一覽無遺。 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柳永這首詞,可以說是最不想柳派詞的一首了,柳永一反常見的詩風,以縱橫捭闔、波瀾起伏的筆鋒,濃墨重彩的敘述了西湖的繁華富庶和風景秀麗。數字的運用使描寫帶有略微的夸張,給人豪邁壯闊的感覺。據說這首詞是柳永欲謀進幸之作,所以這首詞與平常風格大大不同,詞風氣象承平,風格趨近豪放。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在杭州為官時,寫了非常多關于西湖的詩詞,粗略估計不下于三十首,這是最耳熟能詳的一首。前兩句分別描述了西湖晴天和下雨時不同的風光,晴天有晴天的美,下雨有下雨的妙。然后蘇軾用了一個比喻,將西湖比喻成西施,西施之美眾人皆知,不管是濃妝淡抹總是非常的宜人,言外之意即是,西湖不管是晴也好,雨也罷,都美的恰到好處,這個比喻空靈巧妙,令人拍案叫絕,成千古名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首開篇就點明了西湖風光的與眾不同,而且是重點突出的是六月的西湖,然后詩人詳細的描述了如何的不同,詩人用色彩感豐富的語言,描繪了六月西湖中的一望無際的荷花,這“無窮”和“別樣”正是不同之處,將盛夏的西湖美景描述的形象貼切,意境壯闊,視覺上給人強烈的沖擊力。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 歐陽修 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 且趁馀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tài)相縈繞。老去風情應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這是歐陽修第二次游西湖時所寫,當時歐陽修步入暮年,再次游賞西湖,自由另一番的體會。詞中記載的“嘗愛西湖春色早”就是寫他第一次游西湖。詞人感覺春光易逝,感嘆光陰易老,所以把握現在的美好時光,及時行樂,詞中既有年華老去的無奈,又有自我排遣的抒懷,豁達中透露著傷感,感觸細膩,心情復雜。 |
|
來自: 風飄txzljrv9s1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