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自古相從休務(wù)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到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凄風(fēng)寒雨更骎骎。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這是蘇軾在徐州任職時,寫給李公恕的一首詞。李公恕被召赴京,蘇軾寫詞為他送別,同時表現(xiàn)了他自己對俗務(wù)的厭惡。 休務(wù)日指的是停止辦公的日子。詞的上片寫筵席上送別李公恕,官員們在休息日放松自己,聽歌唱曲,飲酒作樂。屋外已經(jīng)是昏天暗地,大雪紛飛,我們在屋內(nèi)詩酒歌舞,已經(jīng)微醉,“天垂云中雪將深”,送別的心情是多么沉重。 下片用典,據(jù)《本事詩情感》記載:“唐代李愿閑居洛陽,某日宴會,聲姬豪華,名士咸聚。杜牧當(dāng)時為御史,分管洛陽。李愿怕他彈劾,不便邀請。杜牧卻主動要求前來,飲罷三杯,問:‘聞有紫云者,孰是?’李愿指一歌姬示之,杜牧說:‘果然名不虛傳’,遂即席吟詩云:‘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fā)狂言驚四座,兩行紅粉一時間?!边@里是用李愿來比李公恕,蘇軾自比杜牧。筵席之上,詩酒歌舞具在,可惜缺少了個像紫云一樣的女子。凄風(fēng)寒雨,時光飛逝,令人心寒。作為地方官,時常要審問囚犯,又不免要同情囚犯,以致理曲氣短。聽見鶴唳更覺得驚心。最后一句“見鶴忽驚心”出自《小園賦》:“鶴訝今年之雪”和《哀江南賦》的“聞鶴唳而心驚”?!苞Q訝今年之雪”對應(yīng)來前文的“簾外雪將深”;“聞鶴唳而心驚”是前一句“問囚長損氣”的延伸,因同情囚犯而氣短,聽見他們的哭喊聲更覺驚心。 蘇軾有詩《鶴嘆》: 園中有鶴馴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鶴有難色側(cè)睨予,豈欲臆對如鵩乎。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長脛閣瘦軀。俯啄少許便有余,何至以身為子娛。驅(qū)之上堂立斯須,投以餅餌視若無。戛然長鳴乃下趨,難進易退我不如。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蘇軾政務(wù)上進退兩難的地步。而這首詞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心境也跟這首詩的一樣:蘇軾進退兩難,不能退隱的苦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