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沒事喜歡在家擺弄印譜,人稱「擺譜哥」。前不久,擺譜哥在公眾號做 “刺激的【茗茶集】”帖子時,忽然發(fā)現(xiàn),王福庵刻的印里,極少有「茶」字,倒是「酒」「醉」頗多。難道王老爺子好喝酒? 據(jù)張遴駿先生《從印鑄局到四明邨》一文所載:「......(王福庵)茶幾上有時擱半杯白酒,還有一個印泥缸,裡面不是印泥,而是花生醬,刻印時不時抿一口白酒,蘸一口花生醬。」據(jù)說這是高式熊先生爆的料,當是可信的。可見王福老還是喜歡時不時小酌一杯的。這就難怪王福老對「酒」「醉」二字如此有感情了。那麼王福老刻這些關於「酒」「醉」真的是因為喜歡喝酒嗎? 今日閒暇,擺譜哥又把王福老所刻的「酒」「醉」找出來,一起喝上一杯??纯赐醺@?span>為什麼要刻這些「酒」與「醉」? 註:擺譜哥剛才也學著喝了一杯,體會了一把,所以圖片不一定正,敬請諒解。 百年庸(慵)裡過,萬事醉中休 / 身處亂世,讀此可知福老之無奈 百年慵裡過,萬事醉中休。此白香山詩也。人生能如此,亦大幸福,況值此世耶。福廠記?!般肌闭f文只作“庸”,今從之。戊寅五月朔,福廠又記。 且抱琴吹笛,長醉侶漁樵 /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後空驚玉箸工 東坡詩句,戊寅九月中澣,福廠作於麋研齋南窗。 我欲醉眠芳草 懷古情多,憑高望極,且將尊酒慰飄零 元人張仲舉詞句。戊寅七月既望,福廠作于春住樓,偶仿吳讓之篆法。 以山水、風月、詩歌、琴酒樂其志 白香山語。戊寅七月,福廠製印。 願得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更結盡燕邯俠子 龔定盦先生貂裘換酒詞句,王禔製印。 但願長醉不願醒 / 原來王福老不是真醉,只是不願醒而已。 屈子獨醒,自投汨羅,福廠鑒此,但願長醉。借太白詩作印,自嘲處此濁世,醉實不易。戊寅春仲,刻罷漫記。 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辛稼軒臨江仙詞句。戊寅天中節(jié),福廠作於滬上四明邨舍。 得酒寧辭醉,逢人莫語窮 馬祖常詩句。福廠製印,戊寅三月,避地滬上。 斗酒散襟顏 陶淵明詩句。戊寅春三月,福廠作於麋研齋南榮。 飲少輙醉。福廠刻以自遣 / 看樣子,這回恐怕是真有些醉意了 擺譜哥在即將出版的《麋硯齋印存及福廠印彙》一書前言中寫道 : 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七),歲次丁丑八月,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至當年十一月,日軍從金山衛(wèi)登陸,繼而平湖、杭州等地相繼淪陷,民眾紛紛逃亡。此時的王福廠,雖已旅居上海多年,然而杭州的淪陷令他有家不能回。王福廠於「但願得者如吾輩,雖非我有亦可喜」一印邊款曰:「丁丑冬日,杭城遭劫,聞故家文物剠奪無遺,因憶榆園老人有此語,刻此以鈐吾之所藏。戊寅正月,福廠避兵滬上並識?!箍梢娖浜贾菁抑形奈锉粍厞Z無遺,憂心忡忡。無奈之下,此後終日讀書、習書、作印,並在所讀詩集中找尋一些合其心境的詞句,進行篆刻創(chuàng)作,以遣心憂。如其所刻「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朱文印,其邊款曰:「戊寅長夏,北窗高臥,取東坡詞句作印,時正避兵滬上。日刻一印,以消磨歲月。福廠居士,王禔?!刮煲鸀槎〕蟠文?,從此印可知,此年所刻多字閒章較多之緣由。「雲(yún)心著處安」朱文印,其邊款曰:「杭城遭亂之後,我身已如浮雲(yún),可隨遇而安矣。奈身似而心不似也。讀香山此句有感於懷,用以作印。福廠記,戊寅三月?!勾藭r王福廠之心境溢於石間。 看來王福庵避地滬上時,確有點借酒澆愁的意味。只願長醉不願醒, 或許也包含著些許對時局的無奈…… 交警提示: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