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生的左撇子,哪怕成功改用右手吃飯,還是有著說不上的別扭,再次切換左手會有著莫名的欣喜和暢快。這是自然的天性,一個人的改變若不順應天性,終究是不敵原裝,用另一種陌生的方式翻拍自己人生的電視劇,堪稱毀經典。 人們往往習慣于“先上車后補票”,隨大溜一擁而上,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上錯站了。選專業(yè)看行情,啟創(chuàng)業(yè)看風口,尋伴侶看家境,看完之后,嗯,可行!幾年之后,也可能幾個月之后,不對,性格沖突太厲害。行情、風口、家境都只是外界的參考因素,與其幾年之后再來后悔莫及,不如先謀定而后動,先自知而后自治。 01 你嫌棄過自己的性格嗎?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天性偏好,只有“從事性格天性對應的領域,揚長避短”才能事半功倍,在學業(yè)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最大產值,并獲得極致的人生滿足。但不少人不僅沒有積極探索自己的天性,還反而嫌棄自己的性格,逆本性“修改”自己。 以內向性格為例: 內向者們很可能討厭自己表現(xiàn)力不足的性格,為了合群,為了適應社會,逼自己硬著頭皮偽裝成外向型性格??此埔磺欣硭斎唬撬娴娜绫砻婵雌饋磉@么順當嗎?內向型的性格心理教授Brian Little曾坦言,他自己在一段時間亢奮地向別人展示出自己的“偽外向”性格之后,必須進行自我修復。即“偽外向”消耗的自我能量,需要以天性喜歡的獨處方式才能恢復過來,逆本性修改自己的行為得不償失。 萬事萬物皆有其自身規(guī)律,倘若你要強行扭轉它,由內掰到外,由靜掰到動,不僅心力交瘁,結果往往不盡人意。人是最復雜的物種,世間并不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即使外貌神似的胞胎都會有性格差異。用你短板去當盾牌,你抵得過城墻之上飛來的利劍嗎?我們姑且把自己當做一個客觀事物看待,有所為者無不是順應自己的天性。借力東風,順勢而為,尚且?guī)椭荑ひ陨賱俣?,橫掃赤壁,將不可能變可能,順應自然規(guī)律,方能事半功倍。 02 與別人的性格差異性正是你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 無論哪一種性格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探索自我的過程中要完全的敞開心扉,足夠坦誠。對自己的律師隱瞞事實,結果很可能是不敵對方的質問;對自己的醫(yī)生隱瞞病情,結果很可能被誤診而痛哉惜哉;你生活中的諸多困擾或許就是因為你“故意”不正視自我性格而形成的連鎖反應。 內斂的人,不愛說話,有些沉悶,但想問題有深度,有內涵; 開朗的人,容易興奮過頭大嘴巴,但各種Party氣氛全靠他們; 沖動的人,容易想當然把事搞砸,但往往先人一步,搶奪先機; 勤奮的人,壓力和勞累難以釋放,但經常比別人做的出彩; 謹慎的人,膽小怕錯而猶豫不決,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他們夠靠譜; 風騷的人,賣弄風姿而風情萬種,但她們若想要資源唾手可得; 保守的人,固守傳統(tǒng)而不敢逾越,但她們往往安然祥和,風平浪靜。 當然,這里只是列舉了一部分,無論你是冷酷低調的宅男宅女,還是熱情溫柔的知心達人;活在當下的行動派,還是腦洞大開的點子王;特立獨行的俠士俠女,還是抱團取暖的群居物種;靈活沖動的鬼馬精靈,還是一板一眼的紀律委員,都有屬于自己的頻道,問題是你愿意安然欣賞當前頻道還是對其他頻道蠢蠢欲動。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分析透徹自己的頻道適合量產水稻還是玉米,然后將其淋漓盡致地發(fā)揮,成為最好的自己,碩果累累。而不是播錯種子,顆粒無收。 03 如何尋找天性特質,找到自己的頻道 對于怎么識別天性特質的蛛絲馬跡,關鍵在于觀察自己在最自然的狀態(tài)下的喜好是什么,這些喜好中往往隱藏了你或者你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尚未可知的才能。 1)分析興趣喜好 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愛好,不同的興趣愛好可折射出你不同的性格偏好。 拿游戲來說,你玩英雄聯(lián)盟是為了擊敗那一個個對手取得最終的勝利?還是因為大家都玩,單落下你一人會不合群而假裝喜歡?假裝的意思是無所謂輸贏,只要大家都開心就行。如果是前者,那么你渴望成就,渴求競爭,更在乎智力層的進化;如果你是后者,那么你比較敏感,不喜沖突,更在乎情感層的和諧天性特質。而前者的頻道更適合從事管理型、技術型工作類型,后者更適合社交型、服務型工作類型。 拿練瑜伽來說,你是為了充分感知身體的每個部位在訓練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變化,還是為了體驗瑜伽練習后的一身輕松和健康保養(yǎng)效果?如果是前者,那么你更喜歡用五官去感知,你的頻道更適合滋養(yǎng)形體類、執(zhí)行類、動手類工作。后者則更在乎內心的感受,心身靈的統(tǒng)一,通常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類型,看得遠想得遠,因此更適合創(chuàng)造性、策劃性的工作類型。 如此,我們可以針對每個興趣愛好找出背后的潛在動機是什么,而不是看起來是什么,挖掘到最底層的信號,你也就更容易將你的性格密碼一步步解鎖,進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2)學習方式喜好 很多人,不論大人還是小孩,不小心就很容易把加號寫成減號,67看成61,這種錯誤確是馬大哈們經常犯的。但就是這些馬大哈們有非常強的創(chuàng)造性,他們的頻道很適合量產出謀劃策的創(chuàng)意型工作。 有的童鞋安靜的時候自我思考記憶效率高,因此平時大伙一起不見他學習偏偏考試來個逆襲。這些孩子通常更喜歡獨處,獨處時學習效率更高,因此其頻道更適合幕后型工作。 那么,你知道你的性格喜歡什么學習方式嗎?不要盲目的聽學霸們的分享,聽了100個莫過于自己了解自己后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強。可能你需要虎口記憶法,也可能是辯論法,或者畢加索式抽象畫理解法……但總有一個在等著你發(fā)現(xiàn)。 當然,學習不僅包括知識,還有技能,這個就屬于另一個層面了,有的人天生不喜歡讀書,但還是喜歡床頭擺著一本書,這不是用來吸收知識的,是用來催眠的靈丹妙藥。而往往這類人就喜歡玩,喜歡實打實的“動手”,就愛各種倒騰,你讓他組裝衣柜、電腦,分分鐘搞定,你讓他學游泳、打高爾夫,上手賊快。另一類人就是喜歡放著舒緩的輕音樂,在一個無人的夜晚享受學習時光,這是吸收最快也最愜意的時刻。 而就閱讀而言,雖然部分人已經有意識地訓練了閱讀技巧,但是閱讀時喜歡的關注點以及你閱讀類型的傾向性一般都是難以改變的。如你更喜歡關注那些彩圖還是作者的文字風格?更喜歡看通俗溫情的小說還是邏輯縝密的學術著作?閱讀的時候你的腦海中已經自動腦補了一幅幅畫面還是你會發(fā)現(xiàn)書中的邏輯錯誤或印刷錯誤? 3)消費習慣喜好 回憶過去的消費場景,有一個商品讓你兩眼放光的時候,你是完全按自己的財務計劃量力而行,每月固定存款,再喜歡的沒錢也不下手的量入為出族,還是這個月花下個月的錢的提前消費族。 在消費決定上,每次shopping回來,你手上是空空如也或者就只有清單內的物品,還是滿載而歸,樂的飛起,已經遠遠超過清單所列的物品了,哦,不,這時的你一般不會列清單。 很明顯,前者在工作中更有執(zhí)行力,生活更有計劃性;而后者往往就是趕在截止日期前才開始著手任務的散漫一組。前者更適合處理結構性工作,后者更適合處理突發(fā)性事件。前者更固執(zhí),后者則更靈活。 此外,在你決定購買時,是受到導購的循循善誘,覺得不買都不好意思了,還是自己覺得適合也需要,就拿下了?若是前者,說明你是感性的情感型偏好,在管理崗位上難以做出艱難的抉擇。不像后者能夠保持堅毅、公正、冷靜的頭腦時刻做著理性的決策。 4)社交喜好 社交可以成為某些人活力的來源,也可能是某些人困擾的因子。身為社會人,不可能避開社交,除非你學魯濱遜大叔去野外漂流。那么,既然無法避免,清楚了我們的性格又有啥好處呢?該突破的不還是得突破嗎?不,理解了性格偏好后,先是想辦法規(guī)避這些場所,可以通過選擇工作類型或者交際圈,然后再去修煉就輕松得多,那時候就很酷了。 社交中,你喜歡熱鬧的多人活動還是喜歡一對一的深入聊天?朋友聚會中,你通常是加入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調侃中,還是默默的傾聽者和簡短的附和者?若是前者,你很可能很難適應獨處,感到渾身不自在,更適合公眾表現(xiàn)類工作;后者在則獨處和少數(shù)人交往中更自在,更適合文字表達類或一對一輔導性工作。 你的語言風格是可以反映你的另外一面,你一般是直白簡單的風格還是委婉含蓄的語言風格?當面對有爭論出現(xiàn)時,你是會興奮的開始一場毫不認輸?shù)霓q論賽還是充當妥協(xié)認同式的話題終結者?顯而易見,前者是愛抬杠的理性者,后者則是富有人情味的感性者。 5)情感表達喜好 每個人都有他慣有的情感表達方式,直接反應到我們的情緒上,如果這個問題沒看明白,那么你就難以理解為什么女朋友又莫名其妙的生氣?為什么表現(xiàn)的這么好,老板還不提撥? 最明顯的一類區(qū)分就是喜怒形于色和冰山臉,這并不代表前者就比后者情感豐富,只是二者表現(xiàn)的外放或含蓄的不同而已。 當發(fā)怒的時候,A會暴跳如雷,大聲責罵,“你你你,怎么這都搞不定”,而B會開始悶不做聲,他不想用言語刺傷你,只能自我心理安慰。 當聽到好玩的活動邀請時,C會立馬跳起,不管是不是手頭的文案今晚24點截止提交,而D會先權衡一下自己的任務計劃是否來的及,若有十足把握不會弄糊再起身。 上面三種區(qū)分反映了三個不同的維度,可能你沒有絕對的是哪一種,但是你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表現(xiàn)和你第一反應是哪一個就是你的自然偏好。 6)生活習慣喜好 生活習慣有很多,我就先列舉一二,有的人很自律,可以堅持每天早上跑步或者專注于寫生一整天,房間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整潔有致;而有的人很隨性,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找沙發(fā)葛優(yōu)躺,沙發(fā)、凳子上都是衣服,永遠找不到襪子在哪里。 又或者,你是習慣早睡早起的養(yǎng)生作息,還是經常熬夜,甚至是凌晨酒吧的???。前者通常更務實安然,更有野心,計劃性很強;而后者往往更喜歡刺激、冒險,是隨遇而安的性格偏好。 二者是引發(fā)人際沖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前者老想控制后者,對后者的拖拉和散漫總忍不住指指點點;后者則受不了前者的控制欲太強,束縛了自己熱愛自由、隨性的天性。所以,如果你的天性是后者,那么在工作中你更應該選擇前者與你互補,他們更有執(zhí)行力,更有計劃性。 04 你的性格本性與專業(yè)匹配 知識資源的開放性和日趨激烈的競爭性促進了眼下大批進修的學子,也包括在職者的學歷提升。本科已不再是香餑餑,211、985、國際名校每年畢業(yè)生也一大把,這對社會發(fā)展來說是可喜之事,可是這么多學生,以后都得到了職業(yè)幸福感嗎?不盡然。還是有很大一批人是概念不清的。 高升本的專業(yè)選擇很多是老師和家長推薦的,本升碩很多是學長學姐推薦的,碩升博這個時候個人認知已逐漸成熟,可以自己直接拿定主義。所以主要聊聊前面兩個階段。 首先,高升本時,學生的自我認知和社會職業(yè)認知不夠,如果能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點和擅長點,然后還能堅持去選擇的話,那你真真是非常幸運的一個了。然而,打臉的是,現(xiàn)實中很多人寧肯花大量心思去查專業(yè)前景、課程設置、學校名氣,也懶得花時間來給孩子的性格專業(yè)適配性做個詳細的匹配。到底是專業(yè)重要還是學校重要,這應該是大家各持不一的選擇題。于是,內斂文藝型女生被推上了財務管理專業(yè),活潑愛冒險型男生被安在了天天和機器打交道的機械專業(yè)。畢業(yè)的時候,女生和男生隱隱感覺自己不想做這行,可是四年的學習和投入豈不是浪費了?于是,糾結萬分。不過,站在一個長遠的角度來看,如果這時你對自己的性格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也確實提不起興趣的話,畢業(yè)的時候轉行業(yè)或者轉專業(yè)深造不失為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而本升碩的時候,已經有了社會歷練并且思想比較前衛(wèi)的學長學姐們的建議是有一定參考性的,至少他們一般不會隨意給你推薦,但是,由于職業(yè)的限制和對你的知之甚少,并不能作為絕對的參考,最終做決定拿主意的還是你自己。這個時候,當你發(fā)現(xiàn)本科專業(yè)并不是自己的天賦領域,恰恰是自己的短板,還繼續(xù)沖嗎?不行,不是你的天賦領域,這時候就要進行權衡,你只有順應自己的與生俱來的才能,才是給自己送了一個千里馬助力。 由于性格所對應專業(yè)選擇需要綜合來分析,這里就以三個同學來作為范例。 A同學,平時話不多,喜歡自己看書不喜歡太吵鬧,但是對于同學老師的需求很樂意提供幫助,敏感多情,看到流浪在外的小貓小狗在路邊都有一種想要抱回家保護的沖動。那么她的未來職業(yè)如果提供一個小范圍的工作空間并能讓他滿足幫助他人,且與實實在在的事物打交道的工作很容易收獲到職業(yè)滿足感,當然標準化的工作也會是她樂于從事的。因此,醫(yī)學專業(yè)、護理專業(yè)、財務專業(yè)等都是可選項,而市場營銷、金融、法學等專業(yè)則盡量不選。 B同學,追風的少年,活潑開朗,腦洞清奇,熱情似火,隨性灑脫,逃課去找好玩的總是少不了他。那么他的未來職業(yè)要是能充滿無窮樂趣,經常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和人打交道,同時能多一點變化,不那么死板和無聊,他就基本可以保持能量滿格。而相對應的專業(yè)有藝術設計、表演、播音、中文、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 C同學,從小就對藝術和手工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喜歡可拆卸手槍和機器人玩具,越是復雜難組裝的越可以激發(fā)好奇心,一個人可以安靜專注地玩一天,如果有朋友相邀好玩又刺激的游戲,那正合心意。那么他的性格信號中透視出他喜歡動手,喜歡新鮮玩意,同時也比較專注,因此如果他學習工程類專業(yè)、計算機類專業(yè)、設計類專業(yè)和醫(yī)學專業(yè),未來職場的他一定很厲害。 05 你的性格天性與職業(yè)選擇 職業(yè)生涯占據了我們1/2左右的人生跑道,長達40年左右的馬拉松,如果跑偏了你的體能將急劇消耗,上氣不接下氣,即使側腹快受不住,也要咬緊牙關往前趕。然而,如果你切換到自己那條跑道,還給你順風助力,那簡直是如魚得水,又輕松又快。 既然如此,要找到自己那條絕非易事,在通過上面的性格蛛絲馬跡的挖掘后,你的下一個重點就是適配性,知己知彼,對職業(yè)領域的深入調研,這一步有些朋友為了偷懶會只找自己身邊人去了解,最多也就百度一下,這就對自己的未來未免有些敷衍了。 1)找相對應領域資深前輩了解。特別是感興趣的職業(yè)要找5個以上,不同年齡、不同崗位、不同城市、不同行業(yè),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客觀。每個人的閱歷、認知、眼界都不一樣,同時,很多人會對崗位有一個比較主觀的評價,如果適合自己并且受到重用,他的職業(yè)滿足度高,傳達的信息也會很積極。但是如果不適合他,且長期處于基層崗位,那么會常有抱怨,并且肯定會跟你再三強調不要入這行。只有通過多方了解,你的參考信息才更具價值。 2)瀏覽招聘網站、公眾號、意向公司官網。現(xiàn)如今招聘網站很多,不用挑花眼,就選擇幾個最火的即可,如攜程、智聯(lián)、獵聘。將職業(yè)進行分類,銷售、研發(fā)、財務、人事、金融、法律、咨詢、教育、貿易、采購等,先對其核心能力有一個總體把握,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質篩選出一部分后,區(qū)分不同崗位層級的要求,基層(熟悉)-中層(掌握)-高層(精通),越往上的挑戰(zhàn)是更讓你望而生畏還是摩拳擦掌。 3)查看職業(yè)分類大全。絕大部分職業(yè)都是處于一個不斷更替的發(fā)展態(tài)勢,很多人10年后從事的職業(yè)都是當時社會所不存在的,去查看最新的職業(yè)目錄,可以讓你有一個總體感知,很有可能你就在這個列表中發(fā)現(xiàn)新大陸,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原來還有這種職業(yè),這不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嗎? 4)看真人訪談視頻、閱讀牛人自傳或人物雜志。那些行業(yè)翹楚并不是生來就那么厲害,即使被各種資源寵溺,也得自己有辨識再加以不斷扎根,經常有人說自己確定職業(yè)就如同一場偶遇或邂逅,就是那一瞬間的感覺對了。在了解他人的故事之后,你可能會很驚訝,原來這都可以,靈感往往就在那一秒蹦出來。 5)查看行業(yè)報告。艾瑞網、騰訊大數(shù)據、招股公告、巨潮資訊網等,每一行都會有不同的職業(yè)類型,入對行了,那你的職業(yè)目標也就更精準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你需要精準定位,剔除掉一些模糊視聽的不相關內容。而這些行業(yè)報告都是有權威性的可參考信息,信息的準確度也就更高。 6)多關注行業(yè)信息。關注幾個靠譜大V、專業(yè)的行業(yè)態(tài)勢分析類公眾號以及相關職業(yè)網站如36氪、虎嗅網等。他們的商業(yè)嗅覺很靈敏,隨時會發(fā)布一些最新的行業(yè)新聞和見解,在這里可以讓你站在行業(yè)前端,從而做出更有遠見的選擇。 7)勇于嘗試。有時候聽得再多,看的再多,不如親自體驗來的更實在、更有效。當然,不是讓你頻繁跳槽,不滿意就撤,而是在以上方法的信息匹配后,勇于往前走一步。不上馬你永遠不知道駕馭它,不下水你永遠學不會游泳?;蛟S看起來眼前這匹是烈馬,或許你看到水怕腿抽筋。當你親自嘗試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匹烈馬在等你,只聽你的話;而下水后,自己立馬變成靈活自由的魚,游個一兩小時都不想上岸。 荀子有言,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我們現(xiàn)在的無可奈何、困惑不解,需要我們從根處出發(fā),深挖我們最底層的源頭,每個人的性格都蘊藏著與生俱來的能量,你天生就被賜予一支尚方寶劍,為何留著生銹不用,還用那把玩具刀去與敵方一決雌雄呢?與其把自己一步步帶入被動的生活狀態(tài),不如多問一句“我是誰?”知之,順之,掌控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