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我們都一定熟悉,他的長篇巨作讓人們開始呼吁修建當時殘舊不堪的圣母院,并且群眾主動發(fā)起募捐計劃,也引起當時的政府當局對圣母院建筑慘狀的關注??梢哉f這位作家,對后來巴黎圣母院的修復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最重要的是讓世界人民都知道了,法國有個巴黎圣母院! 這位作家名字叫做雨果,他出生于1802年,是19世紀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對,不要看他寫的小說都是什么《悲慘世界》、《“諾曼底”號遇難記》,就連他最著名的極富有浪漫主義的作品《巴黎圣母院》,在最后也是個悲劇。但悲劇并不代表不浪漫,相反悲劇里面的浪漫更加感動人心。在《巴黎圣母院》里,雨果把人的真、善、美,寫到了極致,以此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沖突: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美麗大方,活潑可愛;敲鐘人卡西莫多面目丑陋、心地卻善良的如同神。 一個偉大的作家,他們不僅僅只是寫作那般簡單,他們更多的是要傳遞一種美好的觀念,就像是這個世界的先知,引領人類的思想走向正確的道路。不論是雨果、魯迅、老舍、朱自清,等等這些作家,他們的思想里都充滿了人道主義。他們會去關注最平凡,最貧窮的人們的心靈世界,去向世界展示他們的痛苦,去散播一種美好的理念。 雨果的創(chuàng)造基調:創(chuàng)作主調:贊頌真、善、美,鞭撻黑暗、丑惡、殘暴。他在寫《巴黎圣母院》之前,巴黎圣母院發(fā)生了什么?被一群暴徒毀滅,卻無處伸冤,整個時代黑暗無比,善良、正義都快死透了。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與殘忍,于是創(chuàng)作出《巴黎圣母院》。 法國有巴黎圣母院,這是幸運的,但更幸運的是他們還有雨果那樣的作家;但我們也不差,我們有故宮,有魯迅,有老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