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力的概念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①“推”“拉”“踢”等生活中常見的動詞均可理解為作用。 ②力的產(chǎn)生至少需要2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 2、力常用符號F表示,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 托起2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N;一個質(zhì)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由靜止開始運動或由運動變?yōu)殪o止;運動的快慢或方向發(fā)生改變)。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均可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 四、力的示意圖1、確定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 2、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 3、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手里拿著一個蘋果,蘋果對手有壓力,反過來,手對蘋果也有支持力。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