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是美的使者,以萬狀千態(tài),繽紛色彩,憑添自然界的燦爛與動人,受到古今中外多少文學(xué)藝術(shù)家的讚嘆,留下了千古絕唱。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便藉花卉來比擬美好的事物,如「桃之夭夭」,是以桃花嬌嫩的姣好容顏,祝賀女子新婚之喜;「顏如舜華」是以古名舜華今名木槿的多變色彩,描寫女子的美貌,顯示出約三千年前古人對花卉的觀察。 花卉是花鳥中主要題材之一。從繪畫藝術(shù)發(fā)展史來看,花卉畫起源甚早,其濫觴期可追溯至原始彩陶上的花卉圖案與青銅器上的花卉紋飾。而花卉畫成為一種獨立的畫科,約始于唐代,至明、清兩朝,由于大量的文人畫家涉足這個領(lǐng)域,使花卉畫創(chuàng)作頗為興盛,與山水畫相應(yīng)成為中國繪畫中的兩大畫系。 紙本 37.2x358.8 北京故宮博物院 《四梅圖》共畫有四枝梅花,分別表現(xiàn)其含苞待放、春梅初發(fā)、梅花盛開、紛謝凋零四個階段,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梅花生長開放的全過程,畫作具有淡雅、寧靜、婉麗的特色。 紙本 47.3x814.1 北京故宮博物院 《水墨寫生圖》是南宋畫家法常創(chuàng)作的紙本墨筆畫,現(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二圖卷繪果蔬、花木禽鳥、魚蟹果蔬有石榴、桃、梨、枇杷、蘿卜、茄子;禽鳥有燕子、喜鵲、鵲鴿、赤麻鴨;水族有魚、蝦、蟹等全卷水墨勾染,不施顏色,在南宋畫壇極其罕見,為寫意花鳥開創(chuàng)了新路。 紙本 27.7x242 北京故宮博物院 《寫生蛺蝶圖》該畫作描繪了群蝶戀花的田園小景。輕靈振翅的蛺蝶起舞于畫幅的上半部;秋花枯蘆搖曳于畫卷的底邊。在物象表現(xiàn)上,作者用雙勾填色法畫土坡、草叢、蛺蝶。其勾線富于頓挫和粗細(xì)變化,墨色亦有濃淡輕重之分,敷色積染多層,特別是蛺蝶的翅翼更因積染而色彩濃艷厚重,從而與主要以植物色染就的草葉形成“輕”與“重”的對比。 絹本 255.3 x 26.4 美國圣路易斯藝術(shù)博物館藏 此圖開始先畫盛開的杏花,伸向水面,向后展開,落花引來群魚爭食、或聚或散,或潛游,或上浮,或回泳,翻藻戲蒲,以示水中的暢泳自然之態(tài)。其畫法全用渲染,間或用沒骨法,不見鉤勒,活潑生動。這種表現(xiàn)方法和詩情畫意,獨創(chuàng)一格,多為后人所仿效。 紙本 29x333 .9 故宮博物院 錢選的《八花圖卷》以分段法描繪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等8種花卉,每種相對獨立,合之又成為整體。8種花卉各具姿態(tài),偃仰向背絕無雷同,筆致柔勁,一絲不茍,敷色清雅,濃淡相宜,整幅精工而不滯板,細(xì)膩而不纖巧。畫法繼承宋代院體,勾勒工細(xì),設(shè)色淡雅,給人幽靜超脫的感覺。 本幅前右下角鈐“舜舉”印一方,拖尾處有元代趙孟頫題跋:“右吳興錢選舜舉所畫八花真跡,雖風(fēng)格似近體,而傅色姿媚殊不可得。爾來此公日酣于酒,手指顫抖難復(fù)作此。而鄉(xiāng)里后生多仿效之,有東家捧心之弊,則此卷誠可珍也。至元廿六年九月四日同郡趙孟頫。 紙本 38 x 316.7 天津博物館藏 錢選《花鳥圖》卷,該藏品曾入藏清乾隆內(nèi)府,《石渠寶笈》著錄,后從清宮佚出 。 該作品分三段描繪。首段描繪了桃花翠鳥;中段描繪牡丹。綠葉與粉花相映;末段繪寒梅,老干新枝錯落有致。每段均題有詩文,并分別鈐“翰墨游戲”、“錢厭舜舉”、“舜舉”、“錢選之印”印章數(shù)枚。末詩后署“至元甲午畫于太湖之濱”。可知此圖的創(chuàng)作時間為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系錢選晚期的得意作品,卷尾有清高宗弘歷和錢詩原韻行書詩三段,明人黃姬水、陳汝器、李應(yīng)薦等均有題記。 32.5x503 現(xiàn)藏于天津博物館 墨筆繪折枝牡丹、荷花、萱草等八種花卉,每段后均有相應(yīng)題詩。畫法為小寫意,墨色收放自如,格調(diào)瀟灑雋朗。書法靈動率意,與繪畫交相輝映,是陳道復(fù)融詩、書、畫為一體的作品??钍稹案哟喝铡保訛槊骷尉甘拍辏?540年),時年作者58歲,是晚年寫意花卉代表作。 紙本 33.7x391.9 現(xiàn)存遼寧省博物館 紙本27.5X504.8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紙本 29.8X295.5 遼寧省博物館藏 《漪蘭竹石圖》以蘭竹、山石為題材,并以蘭花為主體層層展開。每叢蘭花隨意點簇,穿插有致,疏散俏麗,各叢蘭花有粗有細(xì),有挺有轉(zhuǎn),有斷有續(xù),有收有放,變化多端,各呈姿態(tài),毫無雷同之感,更無敗筆多余之處。足見文徵明畫蘭功力之深厚。全圖蘭葉之重寫,花之淡點,筆勢一波三折,加上墨氣淋漓,生動地表現(xiàn)了蘭花的質(zhì)感和風(fēng)韻,清勁飄逸,幽香浮動的特色猶為濃烈。 在這幅畫中,文徵明更是巧妙地融入了山水畫的意境,將怪石、古松、勁草、洲渚陂陀穿插其間,因宜配景,錯落有致,合情合理。使整幅圖畫法度謹(jǐn)嚴(yán),意態(tài)瀟灑,其偃臥、疏密、濃淡均合矩矱,使《漪蘭竹石圖》儼然成了“人格化了的自然”。在長卷中,畫面下端是坡石連綿,坡石和平地之間有松樹、竹與蘭等,松樹枝干曲折,枝葉橫披,用筆凝重蒼辣,以焦墨為苔,根扎于山石青山間。巖石的勾勒濃淡隨意皴擦,自然而壯美。在山石和平地上畫數(shù)竿秀竹,清勁有力,工整而又添瀟灑,使之生發(fā)了疏影橫斜、濃淡相宜的效果。又由于竹和坡石的組合匠心獨具、陰陽向背的境界,產(chǎn)生了疏密濃淡,層次井然,絲毫不亂的特色。而畫面中飄逸的蘭草作為主體,或由石間伸出,或由平地展示,柔和舒展,欲斷還連,引人入勝。 ![]() 紙本 33.5x522 周天球為吳門后起之秀,曾從文徵明游,其畫花鳥在吳門后學(xué)中獨樹一幟,其所畫水仙圖卷,尤以淡雅超脫而得歷代之贊賞。此幅散漫地畫了叢叢水仙,似乎并無布局安排,頗有凌亂之感,實際追求的是一種天趣,以無序而成有序,無序是表面,有序是其內(nèi)里,而有序的根源在筆墨,畫中筆墨互相映帶,筆斷意連,似有淡雅的幽香于畫面彌漫相接。周天球題跋所用書體是文徵明行書體,寫得緊結(jié)連綿,正好加強了畫面的整體感。杜甫詩于平仄方面,喜用拗救之法,周天球《水仙圖卷》之節(jié)奏韻律,似亦有此意。 紙本 25X563 現(xiàn)藏于天津博物館 絹本 25.2×202.2 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 絹本 32x530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生動傳神,極盡花卉的顧盼之姿?!栋倩▓D卷》卷尾黃君寔題跋:南田沒骨花卉艷而不俗,麗而逾清,如青女素娥,不食人間煙火,雖遠(yuǎn)宗徐崇嗣,而天資高逸,實千古一人焉。此卷畫群芳競秀,活色生香,曲盡造物之妙,使觀者應(yīng)接不暇,誠為其生平最得意之筆。卷末石谷子題贊推崇備至,相得益彰。 絹本 35x226 臺北故宮博物院 紙本31.3x380.6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紙本 35.5 x353.3 美國波士頓藝術(shù)博物館藏 紙本 28.5 x 158.4 蘇富比2019年春拍 2057.5萬港幣成交 紙本 47x1292.5 現(xiàn)藏于天津市博物館 《河上花圖》以潑墨大寫意的方式表現(xiàn)出他心目中的荷花圖景。精絕的巨幅長卷與卷尾自題的37行《河上花歌》交相輝映,恰是這位落魄皇族一生坎坷命運和晚年悲涼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 整幅畫以大寫意畫法完成,描繪了嶙峋的怪石間一組繁復(fù)密集的荷花。八大山人傳神地表現(xiàn)出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情狀,葉梗有直有斜,或臥或彎,荷葉濃淡相間,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微微顯露,或藏或露于綠葉之間,富有層次感,充滿生氣。八大山人用潑墨的筆法橫掃畫荷葉,豪爽灑脫的展現(xiàn)出焦、濃、潤、淡等墨色,花瓣以細(xì)筆一圈而就,酣暢淋漓,顯示出畫家隨意揮灑、剛?cè)岵?jì)的純熟畫工。 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 紙本 322X25 現(xiàn)藏天津博物館 紙本 218x28 吉林博物館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