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如果是在今天之前有人問出這句話,相信你會和我們一樣會對此一笑了之。要知道這座塞納河畔輝煌雄偉的教堂已存在了800年,可隨著塔頂?shù)牡顾?,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對于婚禮人來說巴黎圣母院是最為熟悉不過的存在了。在巴黎三大人氣取景地:埃菲爾鐵塔,凱旋門和巴黎圣母院,這三個地方都能見到拍照的新人和婚禮人忙碌的身影。 除了專門的影像資料記錄機構(gòu),專業(yè)的婚禮攝影師留存有大量圣母院損毀之前的影像資料。那么,為什么大家都喜歡在巴黎圣母院取景? 文學(xué)名著的吸引 雨果筆下的丑陋敲鐘人和吉普賽女郎的凄美愛情故事讓巴黎圣母院世人皆知,可以稱為成功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營銷案例”之一。 回到這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用現(xiàn)代的話語來說,講述的是一個女人同四個男人的故事,其中每個人對愛情的態(tài)度都令人深思。費比斯(衛(wèi)隊長)的愛情是虛浮而又浪蕩的;格蘭古瓦(詩人)似愛非愛;克洛德(副教主)自私、占有、毀滅;卡西莫多(鐘樓怪人)純潔,成全。 從雨果的表述來看,卡西莫多的愛是高尚而又純潔的,這是雨果想要表達和提倡的:真正的愛情是全心全意地為對方考慮,時刻保護好對方。 愛是一種美麗而又高貴的情感,而雨果用著詩一樣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也賦予了愛情新的解釋。 流連于巴黎圣母院的男男女女,不論信教與否,誰不渴望能獲得這樣一份無私而又純粹的愛情! 精妙的建筑設(shè)計 圣母院屬哥特式建筑,就整個法國來說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天主教堂。 哥特式作為中世紀特別流行的建筑風格,特點就是又高又直,所以一般柱子比較多,這樣會讓教堂內(nèi)有神秘、陰森、恐怖的氣氛。讓去到教堂的人情緒被放大,感覺到黑暗、陰森和自己的渺小。 在巴黎圣母院之前,其他教堂低矮,柱子又多。為了將巴黎圣母院建成內(nèi)部空間又大高度又高的模樣,頗花費了一番心思,可是在翻修外墻的時候,墻體出現(xiàn)了裂縫,眼看就要往外倒。在嘗試各種辦法之后,用了看來最簡單也是最見效的方法,在外墻上加扶墻。 巴黎圣母院柱子結(jié)構(gòu)和比例圖 巴黎圣母院有3排柱子。一個是最外側(cè)用來建扶墻的,一個是建筑外墻本身,最后是在室內(nèi)的一排。扶墻的使用,使得巴黎圣母院內(nèi)部看不到非常明顯的巨大支撐柱,所以會格外寬敞明亮。 在1345年,巴黎圣母院修繕完成。整個教堂宏偉而明凈。這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聳入云,仿佛可以直入天堂…… 歷經(jīng)風雨的歷史底蘊 巴黎圣母院修好后成為了全法國乃至全歐洲聞名的教堂。之后整整700年的時間,她是法國歷史的見證者,法蘭西的一切風風雨雨在她身上都留下了印記。 從為圣女貞德平反的審判到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破壞,再到拿破侖加冕。此間經(jīng)過幾輪修繕和破壞,直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才讓大家又想起了這座建筑,進行了再次修繕。 在二戰(zhàn)時也得以幸存,直到戴高樂光復(fù)巴黎,帶領(lǐng)人們在巴黎圣母院高唱圣歌,以感謝圣母瑪利亞的保佑。 無法估量的藝術(shù)價值 作為一個留存800年的巴黎代表性建筑,可謂處處是寶。正門的三座門表示了天主教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就連巴黎圣母院前的廣場上都有不得了的歷史遺跡,這個像井蓋一樣的標志,雖然并不起眼,但這可是法國的“中心點”,當年法國國王就是讓人從這里出發(fā)去測量各個地方到巴黎的距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