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等級鑒別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沉香不像檀香那樣直接取自一種木材,也不像龍腦香那樣直接取自一種樹脂,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是一種密實的固態(tài)凝聚物,混合了樹膠、樹脂、揮發(fā)油、木質等多種成分。古人稱贊沉香“集千百年天地靈氣”,所以上品天然沉香為無價之寶。天然香樹一般要到十年或數十年以上才有比較發(fā)達的樹脂腺,才有可能形成“香結”,而“香結”之后,還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真正“成熟”。有的香樹壽命長達幾百歲乃至上千歲,其倒伏后留存的沉香往往也有幾百歲以上的“壽命”。 由于沉香是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狀差異很大,每一件天然沉香都是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一些形狀巧妙別致的沉香可以不需任何加工而直接作為陳設品。古人多就其特點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下面列舉其中的一些。 牙香:體積較小,狀如馬的牙齒; 葉子香:薄片狀; 雞骨香:內有空隙,似雞骨; 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陳設之用; 水盤頭:體積甚大而質地較軟; 速暫香:在沉香自然成熟之前就采取者,等等。 就大多數沉香而言,其顏色越深,質地越密實,品質也越好。但這只是一般性的標準,由于沉香成因復雜,成香年數的長短、含油的多少、活樹還是枯樹等很多因素都直接影響香的質量,所以僅靠外觀和物理指標都不足以做出鑒別,最好的辦法還是靠經驗去判斷。所以,鑒別沉香的等級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有一些一般原則可以依循,但決不可死搬硬套,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沉香的密度越大,說明凝聚的樹脂越多,其質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將沉香分為不同的級別:入水則沉者,名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為“棧香”(棧,竹木所編之物),也稱“箋(音‘煎’)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為“黃熟香”。 沉香中的水沉,寬度大多不超過十厘米,長度不超過幾十厘米;質優(yōu)者一般質地較密,甚至堅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顏色多泛出綠色、深綠色、黃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為深色,木質部為較淺的黃白色,混成各種紋理;含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顏色較深,而且質地潤澤,很容易點燃,燃燒時甚至能看到沸騰的沉油。 要注意,這只是一般的依據,不能作為硬標準,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比如沉香中的極品奇楠是半沉半浮的;同一塊沉香,上面部分是土沉,下面部分是水沉也不奇怪。所以有時候土沉和水沉分界是不明顯的。 此外,還需要注意不同的沉香適用的用途會有所不同。例如,沉香手鏈首先要求珠子有一定的硬度,那些軟的物質自然是不能用的,因此,使用的沉香原材要求有較高的硬度。而奇楠則一般是“軟”的,最高等級的奇楠沉香特征之一就是可以刮下來揉成一團軟泥,另一些高等級的沉香也呈朽木或腐木狀,不適宜于雕成手珠或其他精細的雕件。 水沉以結香原因的不同可分為四類: 一是“熟結”。樹木死后,樹根樹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風吹雨淋,經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縮而最終留下的以油脂成分為主的凝聚物。如《本草綱目》記:“其積年老木,長年其外皮俱朽,木心與枝節(jié)不壞,堅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二是“生結”。樹木在活著的時候形成的香結。刀斧斫砍、蛇蟲動物嚙蝕等外力引起較深的傷口后,香樹會滲出樹脂以作自我防護,從而在傷口附近結香。 三是“脫落”。枝干朽落之后又結出的香。 四是“蟲漏”。由于樹蟲、細菌等對樹木的蛀蝕而形成的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