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國 信息,從這里觸達民歌圈 1980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和《歌曲》雜志編輯部聯(lián)合舉辦了一場“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在多達22萬封信件的投票中,“十五首最受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于大年初一公布,并于當晚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演出。早在兩年前,民歌君就曾為大家介紹過這十五首經典之作。 《絨花》《鄉(xiāng)戀》《太陽島上》《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哪怕是幾十年后的今天,這些歌曲依然不失韻味,時常在我們的耳畔響起。如果我們細看這十五首歌曲,能從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中,看到一個時代的變革與發(fā)展。 今天,讓我們聽著這些熟悉的作品,去探尋那些可能不曾被注意的“秘密”吧。 NO.1 第一個歌曲排行榜 這是新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第一個歌曲排行榜,這預示著流行音樂正在走向臺前。在沉寂了30年后,流行音樂伴隨著鄧麗君的歌聲跨海而來,開始以“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登上歷史舞臺。 而李谷一的《鄉(xiāng)戀》、“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等,形成合力,助推著流行音樂的前進,也嘗試著砸碎創(chuàng)作者們身上的精神枷鎖,讓他們盡情抒發(fā)壓抑許久的創(chuàng)作激情。 NO.2 全是抒情歌曲 榜單中15首歌曲全是清一色的抒情歌曲,這在當時可謂令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其中還有三首愛情歌曲——《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泉水叮咚響》《永遠和你在一道》。 這三首歌曲成為了改革開放第一批“愛情歌曲”。它們的創(chuàng)作者在突破傳統(tǒng)的同時,也宣告著此時的歌壇開始嘗試“將頌神的歌還給人”。 NO.3 施光南的全新嘗試 15首歌曲中,由施光南創(chuàng)作的兩首有別于傳統(tǒng)的歌曲——《祝酒歌》和《潔白的羽毛寄情深》,尤其引人矚目。面對“四人幫”被打倒以及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在北京舉行的喜悅,施光南揮灑熱情,很快就創(chuàng)作出了這兩首作品,但他沒有沒有采用以往的“引吭高歌”式的風格。 前者含蓄地在中低音曲徘徊,給人無窮的回味,也讓感情的傳達更加濃烈。后者以奔放的旋律、歡快的華爾茲節(jié)奏和富有特色組合的樂隊伴奏,謳歌了亞洲羽毛球健兒間濃濃的情誼。兩者都顯示了施光南懷著歷史責任感,在新時代對音樂的探索。 NO.4 李谷一四首作品入選 15首歌曲中,李谷一獨占四首。除了施光南創(chuàng)作的《潔白的羽毛寄情深》,還有《妹妹找哥淚花流》《邊疆的泉水清又純》《絨花》。一位歌手,在一個排行榜中,演唱曲目超過總數(shù)的1/4,這是少有的,足見李谷一當時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高度與深度。這也為她此后,輝煌而璀璨的歌唱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堪稱“通俗音樂”一個不可繞行的坐標。自此開始,之后的“臺灣校園歌曲”、“西北風”、“紅太陽”、“校園民謠”、“青歌賽”、“超級女聲”、“模仿秀”等現(xiàn)象的相繼涌現(xiàn),一步步將流行音樂推向了更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