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匯杠桿 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國際上的融資倍數或者叫杠桿比例為20倍到400倍之間,外匯市場的標準合約為每手10萬元(指的是基礎貨幣,就是貨幣對的前一個幣種),如果經紀商提供的杠桿比例為20倍,則買賣一手需要5000元(如果買賣的貨幣與帳戶保證金幣種不同,則需要折算)的保證金;如果杠桿比例為100倍,則買賣一手需要1000元保證金。之所以銀行或經紀商敢提供較大的融資比例,是因為外匯市場每天的平均波幅很小,僅在1%左右,并且外匯市場是連續(xù)交易,加上完善的技術手段,銀行或經紀商完全可以用投資者較少的保證金來抵擋市場波動,而無需他們自己承擔風險。外匯保證金屬于現貨交易,又具有期貨交易的一些特點,比如買賣合約和提供融資等,但它的倉位可以長期持有,直到自己主動或被強制平倉。 二、外匯杠桿最大是多少 在現在的外匯市場中,杠桿比例最低的是國內銀行的5倍,最高的是國外保證金公司的400倍。在這之間還有10、15、20、30、50、100、150、200、250、300倍等等。作為外匯交易投資者,我們可以選擇的杠桿比例一般為20倍到400倍之間。比較常見的有100倍、200倍和400倍的杠桿,目前外匯市場上允許出現的最大的杠桿是400倍杠桿,換句話來說,外匯最大杠桿是400倍杠桿。 三、選擇杠桿時,大好還是小好? 同等合理倉位條件下,大杠桿可以提高資金使用率,因為杠桿越大 每單使用的保證金量越小 可用保證金越多 可以抗的風險越大。 但是因為高杠桿可以比低杠桿做單數更多。而做單量大 會降低帳戶中抵御風險資金的量。風險加大。所以說風險大小不再杠桿,而在投資者對倉位的控制 也就是資金管理。 那么杠桿究竟是越小越好還是越大越好呢,其實外匯杠桿的選擇和運用還是一個因人而異的東西,它要和投資者的投資情況、交易技術和交易心態(tài)匹配。這都是相對而言的,各有利弊。100倍杠桿比例需要1000美金做一手單子,而500倍杠桿只需要200美金就可以。也就是說占用的保證金比例與杠桿成反比,杠桿越大占用保證金越少。但是雖然手數可以多下了,你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同樣增大了。 我們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外匯交易市場的標準合約為每手10萬美元,因此一張標準合約一個點的價值就是 100,000*0.0001=10美金 ,以賬戶資金5000美金,交易1手EUR/USD為例: 1、在投資者選擇100倍杠桿的時候,其占用資金為1000美金(100,000美金/100),那么賬戶內的剩余資金為4000美金(5000美金-1000美金),即當行情波動虧損400點(4000美金/10美金)時,保證金追繳系統(tǒng)強制平倉。(可承受400個點的風險)。 2、而在投資者選擇400倍杠桿的時候,占用資金為250美金(100,000美金/400),那么賬戶內剩余資金為4750美金(5000美金-250美金),即當行情波動虧損475點(4750美金/10美金)時,保證金追繳系統(tǒng)強制平倉。(可承受475個點的風險)。 總的來說,外匯杠桿對于在外匯市場中的投資者來說,是有利有弊的,投資者需要清楚地平衡好自己的欲望與抗風險能力,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外匯杠桿,以輕松地心態(tài)來進行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