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在最好的年紀 活得無可替代》封皮勒口上有這么一句話,已經很好的介紹了本書的主要內容—— “在現實面前,我們每個人都一樣,會或多或少地遭逢一些無常或困境。但我們每個人又不一樣,有的人在這些人生難題面前,四望無路,上行無力,如攤泥般癱在地上,總希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能替自己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而有的人呢,則遇山開山,遇水架橋,不服輸,不認命,用實力為自己加冕。你的人生課題,是你生命的自然構成,任何人都無法代替,活著就是要懷揣一股干勁,用你自己的力量,把生命活出色彩。本書從改善思維、洞察細節(jié)、自我強大和修煉財商四個篇章出發(fā),教你如何洞悉人性,涵養(yǎng)智慧,教你如何剝離心中那些不重要的東西,做該做之事,愛可愛之人,打開自己的眼,放開自己的心,輕松應對人生難題,獲得高價值的人生,在最好的年紀活出無可代替的高價值人生!” 有這么一個真實的故事:曾經有一個孩子,和所有的小寶寶一樣天真無邪的長大,說話、認字、上學。孩子并不笨,很快就學會了上千個漢子,繁體、簡體都看得懂,但這些字放在一起確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是非常嚴重的閱讀障礙,就是大腦綜合處理視覺、聽覺信息不協(xié)調。父母非常擔心,不會讀書的人遲早會被這個世界懲罰。 9歲時,這個孩子因為閱讀障礙而住院了,父母拿些書畫來給他看,雖然看不懂至少可以打發(fā)時間。而這個孩子突然發(fā)現自己居然看懂了一句詩,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搶救一下。 他問老師,我很想讀書,字都認識但讀不懂,怎么辦?他的老師就像很多我們印象中那個年代的老師一樣,回了一句“那是因為你不用心,不愿意努力。你看斯大林,每天這么忙還要抽出2個小時讀8000頁書。人家能做到,為什么你不能?” 這孩子很羨慕,2小時讀8000頁書,我也想做到!然后就開始訓練,從小學一直練到大學都依然做不到,在圖書館里都找不到這么厚的書。每天都訓練自己讀書也頂多在2小時內讀300頁的小說。而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卻越來越好,被吉林大學數學系所錄取。后來才發(fā)現,被老師騙啦,2個小時才7200秒,要1秒鐘讀完一頁并翻到下一頁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今這個孩子已經長大,一個數學系畢業(yè),有嚴重閱讀障礙的人,至今已閱讀過不少于2萬本書,私人藏書不少于1萬冊。而且已經出版了90多本書,單2011年就出版了13本,幾乎每月一本。所有出版的書摞起來超過了這個蠢孩子的身高。這個孩子就是《你要在最好的年紀 活得無可替代》的作者霧滿攔江。 當年他第一次讀懂的詩句是: 莫怕孤獨 你所愛的 一樣也沒有失去 正如寒夜里那顆遙遠的星 縱然你 永遠無法抵達 但始終,照亮你生命的行程。 霧滿攔江用他一生的生命,踐行他在9歲時讀到的這首詩。他說,我們?yōu)槿松O置的目標,不是為了抵達,而是為了照亮我們的路。 《你要在最好的年紀活得無可替代》是我加入云南交投集團公司讀書會后買的第一本書,也是我大學畢業(yè)近十年來買的第一本書。閱讀本書時,感覺猶如一位老者在我的面前緩緩坐下,示意我慢慢的翻開這本書,然后老者沏一壺茶,在茶香和書香的共同縈繞下,向我講述一些人生的感悟。他時而用鄰家大哥哥的語氣講一些好玩的段子,時而端起茶杯說一些此時的我不太明晰的話語。也許這時,陽光灑進屋內,正好照亮升騰而起的茶霧。 有些人說他的書像雞湯,也說他寫的歷史太大白話,又說他的辭藻太過華麗炫技。我只想說,真香。 從讀完本書后,我就關注了他的微信公眾號,如果有人在食堂見我一邊吃飯一邊拿著手機,除了工作之外,多半就是在讀他的文章。他的文字輕松幽默又充滿智慧,刻意用淺顯的語言說一些深刻的事情,但這一點已是不知道多少年的修為。 霧老師在這本書中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自己”,陽明先生說“心即理,心外無物”。這并不是所謂的“自私”,而是現在這個時代在逐步向著“自我意識覺醒”的方向發(fā)展??傊?,對未來保持開放吧。 霧老師說“無論你還在呀呀學語,還是已經老態(tài)龍鐘,都處于最美好的年齡。年輕有年輕人的朝氣與率真,年老有老年人的睿智與經驗。無論任何時候,你都是處于最美好的時區(qū)。千萬不要說什么太遲了,太晚了,生命充滿了無盡的變數,從不曾有什么遲晚這一說?,F在是我們最好的年紀,經歷過,遭遇過,悲傷過,喜悅過,迷醉過,清醒過,渴望過,滿足過,生命的積累一點也不會浪費,已擁有的彌足寶貴,行將到來的堪可預期。就讓我們去做最有益于生命的事兒,張揚活力,洞開心扉,直到活得無可替代,那才是真正的我們自己,也是我們來到這世界的價值印證、與唯一意義。” 去年有人看到我讀這本書時,建議我把“你要在最好的年紀”這幾個字去掉,但我認為“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時候,任何年紀都是最好的年紀”,朝聞道夕死可矣。世間也許無所謂禍福好壞之分,詮釋在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