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軍 在第三輪復習交流會上,總校長總結(jié)了備考的六字真經(jīng):“準”“細”“嚴”“合”“勤”“實”。 這六字真經(jīng)直如五行山上如來佛貼上去的“唵嘛呢叭咪吽”。所不同的是,五行山上的六字真經(jīng)意在壓孫行者不得造次;而“準細嚴合勤實”則意在釋放師生無窮的備考潛力。 說“準”。 備考方向要準,范圍要準,難易要準,考綱和真題就是方向,就是范圍,就是標竿。上者,研究并透悟考綱、真題,訓練有高度的精準性、遷移性、預(yù)測性;中者,模仿考綱、真題,依葫蘆畫瓢,神雖不全,其形尚在;下者,不加思考,見題就做,海量訓練,好題淹沒在偏題、怪題、錯題、重復題中,一鍋煮。 說“細”。 “細”就是細心、細致、細微、細節(jié)、細小。最后階段的備考非做好細節(jié)不能成功。 試問:用最后幾十天時間,每個學科能穩(wěn)定地提升3分嗎? 再問:用幾十天的辛苦每個學科提升3分難道還是問題嗎? 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不精準精細地徹底解決哪怕一個細節(jié),要用幾十天的時間提升3分還真未必能,還真成了問題。 試想:果真每個學科再提升3分,學生人均總分可以提升18分!其功厥偉! 說“嚴”。 要求師生備考工作和學習紀律要嚴格,分秒必爭,不可懈怠。 要求學科組題質(zhì)量要嚴謹,精益求精,不可馬虎。 要求學科評卷工作要嚴肅,規(guī)范及時,不可隨意。 說“合”。 年級組要合作、合諧,年級主任負責,全體教師配合。 班級組要合作、合諧,班主任負責,班級組教師配合。 學科組要合作、合諧,學科組長負責,學科成員配合。 管理合諧,形成強大的合力;資源共享,形成有效的助力。 說“勤”。 上班,校長、年級主任要走在老師前面,老師走在學生前面;下班,校長、年級主任要走在老師后面,值班老師要走在學生后面。 早操、早讀,校長、年級主任要走在班主任前面,班主任要走在學生前面。 課堂、學科自習,教師要比學生提前進入狀態(tài),教師要始終與學生戰(zhàn)斗在一起。 仿真題,組長親自做題把關(guān),組內(nèi)成員人人做題,準備有效講評。沒做題,別講評;做了題,精講評。 說“實”。 規(guī)范訓練要務(wù)實,不可走形式。 解決細節(jié)要落實,不可一帶而過。 只有學生白紙黑字,實實在在又快又準又全面地寫出來,得滿分,這才算真正的落實。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馬大哈”工作態(tài)度,從來是失敗之源! 上述六字真言,字字內(nèi)涵豐富,字字力道千均。于此之外,還有兩個字同樣重要,一曰“鼓”,一曰“自”。 說“鼓”。 鼓,即鼓動、鼓勵、鼓舞,學生的信心要鼓,學生的士氣要鼓。獎勵先進是鼓,表揚進步是鼓,肯定長處是鼓。成人尚需如此,何況成長中的年輕學生呢。 對于中學生來說,要鼓得真誠,要鼓得實在,教師就要用心觀察,就要多元評價,就要分層評價,就要形式多樣。 說“自”。 自,即自主、自覺、自然。高明的教師最大的成功是培養(yǎng)出了有自主學習習慣的學生。讓學生樂于自主學習,善于自主學習,安于自主學習,這是學習的最高境界,這是教學成功的根本保證。 在教學中,無論是備考還是基礎(chǔ)教學中,都要努力貫穿落實這八個字,只有讓它們成為教師自己教學的習慣,才能成為強大的教學力量,才能結(jié)出豐碩的教學成果。 2016.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