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媒體人到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采訪,問其工作人員:“你們這兒的國寶級文物是哪件?”工作人員愣了兩秒,有點為難地說:“太多了呀。我們國寶級文物有18件呢,都很珍貴?!?/p>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中的兵馬俑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中的鎏金銅蠶 不過,話音落下后,他又思索了片刻,給出了名字:鑲金獸首瑪瑙杯。 此杯呈彎角形,狀若一尊伏臥的獸頭。獸似牛,卻生兩只彎曲的羚角,裝飾奇特。 但即便外型有些特殊,也不至于成為國寶中的國寶,這只瑪瑙杯,還有哪些獨特之處? 讓我們先從杯子的發(fā)現過程開始說起,這是一只有著神奇的出土故事和傳奇的待解之謎的罕見文物。 1970年10月5日, 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施工現場,工人們在挖地基。距離地面80CM時,露出了一個陶甕,翁蓋被打開時,滿罐子寶貝出現了。就像阿里巴巴口念“芝麻開門”,金銀寶貝就出現了。 這些唐代遺物就這么從天而降,有著不真切的夢幻感。后來,這件事情被匯報到當時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此后,考古專家又在陶甕的北側勘探出另一個同樣大小的陶甕和一個小銀罐。鑲金獸首瑪瑙杯便在這個銀罐內。 如同這批從天而降的珍貴文物,鑲金獸首瑪瑙杯也是一個未解之謎。 “我認為這件國寶一定是和異域有關的,不是產自我國。應該和絲路有關?!?/p> 一位專家用非常堅決的口吻說。 這種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國所產瑪瑙以白、黃、淡青者居多,紅色甚是少見。據文獻記載,此種紅色夾心瑪瑙多產自中亞、西亞地區(qū)。我國制作和使用角杯的歷史悠久,然此底部設流及獸首裝飾的角杯卻非我國傳統,而是起源于西方,由古希臘、波斯、中亞地區(qū)漸次傳來我國的制品。 ![]() ![]() ![]() ![]() 這批珍寶的主人到目前為止還是謎團,經過考古工作者的鉆探并對照文獻記載,初步判斷何家村金銀器窖藏所在地位于唐長安城興化坊內,所以,原先應該為唐宮廷之物。 那么,到底誰才是它確切的主人? 專家們有三種推測,三種說法均有其道理: 一認為是戰(zhàn)亂中倉促而埋。埋藏年代應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發(fā)的涇原兵變中。也就是說,何家村遺寶是收繳上來的庸調及保管的宮廷珍寶,是租庸使劉震埋藏的珍寶; 二則根據文物出土地點是興化坊邠王李守禮王府的部位上這一線索,有學者提出珍寶的主人就是李守禮; 三從出土文物中很多器物中都有“墨書”,“墨書”涉及器物和器物中盛裝貴重藥材的重量等內容。“能詳細記載這些內容,說明這些器物是嚴格按照程序從庫房中提取的,并不是在戰(zhàn)亂突發(fā)后倉促掩埋到地下的?!?/p> 不過據《舊唐書》中記載:開元16年,也就是公元728年,大康國進獻獸首瑪瑙杯。一千多年前的大康國,位于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一帶。若此史料屬實,這件瑪瑙杯的身世之謎有望揭開。 唐朝時期與各國交往頻繁 ![]() ![]() ![]() ![]() 要坐上“國寶”交椅,就一定要有些“本事”。 這只瑪瑙杯除了材質特殊,功能也很強大。 此杯采用圓雕技法,口部鑲有籠嘴形金帽,可以卸下,內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瀉出。 此獸首瑪瑙杯還有一個奇絕之處就是極盡天然和因勢造型。 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件杯子是用一整塊帶條紋的纏絲紅瑪瑙雕刻而成,這塊紅瑪瑙紋理層次分明,色彩純正,本身就是一件罕見的天然寶石,工匠巧妙地利用瑪瑙的材質、顏色和自然紋理,設計出杯子的造型,獸角的雕刻運用瑪瑙的天然俏色,上紅下白,表現出羊角般的質感。 此外,瑪瑙杯的造型也很獨特,即便是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墓葬中,都罕見其形制,這種獸首造型,究竟來源于何種構思? 翻閱一些西方文物圖冊,我們找到了答案。 它與西方“來通”相似。希臘的克里特島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現此種器物,希臘人稱之為“來通”(rhyton),它像一只漏斗,可用于注神酒。 這個就是來通,二者長得還真有點像↓ 當時人們相信來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舉起來通將酒一飲而盡,則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 傳到亞洲以后,來通廣泛流行于美索不達米亞至外阿姆河地帶的廣大區(qū)域,甚至進入中國。關于獸首瑪瑙杯的產地與年代,仍在討論之中,有人認為是八世紀唐人的仿制品,有人認為是“原裝進口”,年代在七世紀之前。 這件鑲金獸首瑪瑙杯稱得上是中國頂級國寶,在2002年,它被列入國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64件文物名單中第四十四位。坊間甚至傳言,但是這只杯子就價值半個香港! “價值半個香港”的說法是否夸大,我們不做討論,暫且就將其理解為價值高吧,它價值高的其中一個原因:至今所見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換言之,它是孤品,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件。 這批文物來源尚不能定論,而關于鑲金獸首瑪瑙杯這件國寶,在千年前經歷過怎樣的變遷,更不得而知。 也許,它來自西域甚至歐洲,送給唐宮廷的禮物; 也許,它是中國匠師習西域技法制作。 但無論如何,它是千年前大唐文化與經濟交融的一個物證。 唐章懷太子墓道東壁《客使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