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xué)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應(yīng)卒。設(shè)變致權(quán),所以解結(jié)。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文話文釋義】 杜絕不良嗜好,禁止非分欲望,就可以免除各種牽累;抑制錯誤的行為,減少邪惡的念頭,就可以糾正過失;杜絕美酒和美色的侵擾,可以潔身自好; 回避嫌疑,遠離是非,就可以不出錯誤。廣泛學(xué)習(xí),善于質(zhì)疑,就能豐富自己的知識;行為高尚,守拙慎言,就能修養(yǎng)身心; 恭敬、節(jié)儉、謙遜、樸實,就能守身不辱;深謀遠慮,就能不陷于困危;結(jié)交仁義正直之人,就能脫離逆境。 雖智慧高遠仍能寬厚待人、務(wù)實進取,就能讓人不離左右。才適其任,能適其用,才能更好地成就事業(yè)。 抑制邪惡,排斥讒佞,可以平息動亂; 以古鑒今,就能不受困惑;確立原則,周密計算,才能應(yīng)付危機;因勢利導(dǎo),堵疏結(jié)合,可以解開社會難題。 全局謀事,順勢而為,不以小處之失為失,不以小處之得為得,才能避免錯誤;堅定不移,勇敢果毅,才能建功立業(yè);勤勉不懈,小心謹慎,才能善始善終。 【暮初評注】 古人云,小不忍而亂大謀。這就是說,人的本性其實是不喜歡任何約束的,但是假如總是隨性而為,不能終成大事。也就是說,凡能成大事者,必定能“動心忍性”,克服一些不良的心態(tài)和行為,以建立社會對于本人的誠信認同?!睹献印分姓f,“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也就是說,當大事未成或大事未穩(wěn)之時,必須“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旦大事已成或大事已穩(wěn),則無可無不可。當然,警鐘長鳴也不是壞事,歷代一些統(tǒng)治者原以為穩(wěn)坐江山,殊不知天不遂人愿,半路丟失江山的也不在少數(shù)。原因在于對于大事究竟是否成,大事究竟是否穩(wěn),缺乏一個正確的認知。而且,一旦本性暴露必定并為之付出代價,無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無論朝野,這種實例俯拾皆是。 所以本章所說的就是如何“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一些要點,依計而行,就能養(yǎng)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毅力(克制力)。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求人之志章》,在于“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僅能養(yǎng)成一種毅力,也能樹立一種良好的形象,從而吸引天下的有志之士圍繞左右,幫助自已成其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