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溢乳溢出學問來。 溢乳通常發(fā)生于出生后前3個月,是新生兒期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也是新生兒護理中的重要內容。 主要表現(xiàn)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水反流回口腔或吐出。主要為白色奶水,如果奶水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可以含有乳凝塊。 溢乳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fā)育,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減少,于出生后4~6個月左右消失。無需給予特殊處理。 二、什么導致母乳此般“浪費”? 寶寶的胃和成年人不同,新生兒的胃是呈水平位,食管下賁門括約肌發(fā)育尚未成熟,所以自控能力差,幽門括約肌發(fā)育較好,導致胃食管反流,造成溢乳。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寶寶一次的奶量過多,將吃多的吐出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xiàn)。 2、喂奶次數(shù)過多。 3、奶瓶的奶嘴孔徑過大、出奶過快導致嗆奶后吐出。 4、奶嘴孔徑過小,奶流出過慢,寶寶易吞咽過多空氣。 5、吃奶時或吃奶后過多變換體位等。 三、生理性溢乳、真實性嘔吐,別搞混! 兩者很容易區(qū)別! 生理性溢乳時,寶寶一般不會覺得痛苦,心情、精神都較好。 真實性嘔吐吐奶量較多或次數(shù)較多(>2~3次/天),程度比較厲害,且寶寶會感到痛苦。 兩種情況都易造成乳汁嗆入氣道而引起新生兒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生理性體重下降過快過長,嚴重者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營養(yǎng)不良。 四、一張表教你區(qū)分生理性溢乳和病理性嘔吐!
五、七點告訴你如何有效預防溢奶 1、喂奶環(huán)境安靜舒適,避免突然中斷、噪音或其他使寶寶分心的事。 2、每次喂奶后都要豎抱寶寶并拍嗝(若沒拍出則堅持豎抱10-15分鐘)。 3、喂奶前更換好尿布,不要喂奶后過多地翻動寶寶。喂奶后發(fā)現(xiàn)寶寶尿了、拉了,也不要馬上換尿布。 4、避免吃奶后與寶寶激烈嬉鬧。 5、要讓寶寶含住乳暈或讓奶汁充滿奶嘴,以免吸入過多空氣。 6、抱寶寶時,動作不要過猛,讓寶寶呈豎立位抱起。 7、喂奶后不要讓寶寶平臥。 六、敲黑板,注意事項要牢記! 1、媽媽要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按需哺乳。 2、為避免發(fā)生意外情況,喂奶后寶寶若躺下睡覺,最好讓讓呈右側臥位,上半身抬高。 3、注意與病理情況相區(qū)別。若寶寶大量頻繁吐奶,伴隨其他病理癥狀,如腹瀉、發(fā)熱、哭鬧等,即為病理狀況,應及時就醫(yī)。 4、使用奶瓶,要根據(jù)寶寶月齡選擇合適開口的奶嘴,將奶瓶翻轉時,有幾滴乳汁流出,而后停止,則表明乳頭開口大小合適。 |
|
來自: 昵稱63211935 > 《VIDA·READY水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