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到過腸胃積食的情況。積食是指中醫(yī)的一個病癥,主要是指因飲食過量,損傷脾胃,使未能消化的食物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 腸胃不佳的人和孩子最易積食。今天就給大家推薦4款食療方子,應(yīng)對積食。 1. 枳蘇陳皮飲 【材料】 枳實(shí)9克、紫蘇梗15克、麥芽15克、陳皮9克 【制作方法】 以上材料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30分鐘,取湯400毫升,代茶飲用。 【功效】 健脾消食,對于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有較好的療效。 陳皮苦辛性溫,入脾、肺經(jīng),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枳實(shí)味苦性寒,入脾、胃經(jīng),破氣散痞、瀉痰消積。 二者相伍為用,有行氣和中、消脹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療脾胃運(yùn)化功能不健,氣機(jī)失調(diào)引起的胃脘痞悶不舒、不思飲食、腹痛、腹脹等癥,對治療急、慢性腸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也有好處。 2. 麥芽山楂飲 【材料】 生麥芽15克、生谷芽15克、山楂15克、陳皮9克 【制作方法】 1.先將山楂切片與麥芽分別炒焦。 2.取炒麥芽,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鐘,取汁,加入紅糖調(diào)味即可。 3.焦麥芽、焦山楂與以上其他材料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30分鐘,取湯400毫升,代茶飲用。 【功效】 有助消化,消解食滯。 炒麥芽善消面食,除積滯; 山楂解肉食油膩,行積滯。二藥合用,既消食又開胃,且味道酸甜可口,小朋友很愛喝。 3. 蘿卜陳皮湯 【材料】 白蘿卜1個,陳皮5克,白胡椒5粒,生姜10g 【制作方法】 將帶皮的白蘿卜切片與陳皮一同放入鍋中,放5粒白胡椒,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變小火,加生姜再煮15分鐘,關(guān)火。 【功效】 健脾開胃、增加食欲。清胃熱,止咳。 陳皮性溫,理氣,消積,健脾。白蘿卜性涼,消食,止咳,又能清胃熱。二者互補(bǔ)搭配,事半功倍,不僅能健脾和胃、理氣消脹,還能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適合用于呼吸疾病的早期,治療咳嗽頻繁發(fā)作,咽喉發(fā)癢,咳聲重濁,痰白清稀。 4. 山藥茯苓薏米湯 【材料】 排骨400克,山藥、薏米、茯苓、白扁豆、赤小豆、陳皮、蜜棗。 【制作方法】 1、所有湯料洗凈,將陳皮外的其他材料放入清水中泡發(fā)1小時。 2、排骨焯燙去掉浮沫,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3L水。 3、山藥削皮切段,和泡發(fā)好的湯料還有陳皮一起放入砂鍋中。 4、大火煮開,改小火煲燉2小時,最后十分鐘加鹽改大火讓湯翻滾起來。 【功效】 健脾化濕、消食導(dǎo)滯。 山藥可以健脾,茯苓、薏米能健脾化濕,陳皮能起到很好的消滯作用,和排骨一起煲一鍋老火湯,湯味鮮美中帶著甘甜,味道醇厚,并有清熱祛濕,健脾益腎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