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中排第五,作者給她的紅樓夢曲是《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v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yǎng)?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shù)應(yīng)當,何必枉悲傷! 尚在襁褓中便父母雙亡,身世較黛玉更為可憐,然而幸其“英豪闊大寬宏量”也就是性格開朗豁達,比起黛玉的多愁善感,湘云的這種性格更招人喜愛,酒席上叮叮當當跟人劃拳;心血來潮時穿上寶玉的衣服扮假小子;酒喝多了便醉臥芍藥裀;蘆雪庵里大嚼鹿肉,并說寶釵、黛玉是“假清高”……如此率真可愛,難怪有人贊她是“魏晉風流”。 觀文本,湘云應(yīng)是賈府的常客,但賈母并未給她私設(shè)住處,湘云先是睡在賈母的碧紗櫥,黛玉來后,她便與賈母睡一處,待后來眾人住進大觀園,寶玉、黛玉、寶釵、探春等人都分到住處,湘云還是沒有單獨的住處,于是她先是住黛玉的瀟湘館,后喜歡和寶姐姐一塊玩,就去了蘅蕪苑。 抄檢大觀園事件的發(fā)生,寶釵為避嫌,搬了出去,湘云仍又去了瀟湘館。對此,讀者難免疑惑,大觀園為何沒設(shè)湘云的住處,想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湘云的身份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沒有明確說明,賈母和湘云是什么關(guān)系,但根據(jù)文本推斷,賈母應(yīng)是湘云父親的姑媽,是湘云的姑奶奶,一是因為湘云叫寶玉為“愛”哥哥,說明他們是同輩。 二是,在書中第五十四回,賈母指著湘云道:“我象他這么大的時節(jié),他爺爺有一班小戲,偏有一個彈琴的湊了來……”由此可知,賈母與湘云爺爺應(yīng)是兄妹關(guān)系,所以湘云當是賈母的侄孫女,比起黛玉,親屬關(guān)系又遠一些。 湘云能時常來賈府玩,是因為賈母喜歡她的性格,所以時常召她過來陪自己說笑解悶,對湘云,賈母并沒有對像黛玉那樣上心,想起來了就叫人去接過來,沒想起來就作罷,是以在第三十六回,家里派人接她回去時,湘云不舍,故悄悄囑咐寶玉道“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你時常提著打發(fā)人接我去。” 二、湘云在家中的地位 湘云自幼父母雙亡,跟著叔叔、嬸嬸一起生活,過得不是大小姐的日子,沒有自由,還要像個下人一樣干活到很晚,她曾向?qū)氣O訴苦,故寶釵對襲人支使湘云做鞋一事表示不滿,對襲人進行了“敲打”。 “你這么個明白人,怎么一時半刻的就不會體諒人情。我近來看著云丫頭神情,再風里言風里語的聽起來,那云丫頭在家里竟一點兒作不得主。他們家嫌費用大,竟不用那些針線上的人,差不多的東西多是他們娘兒們動手。為什么這幾次他來了,他和我說話兒,見沒人在跟前,他就說家里累的很。我再問他兩句家常過日子的話,他就連眼圈兒都紅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說不說的。想其形景來,自然從小兒沒爹娘的苦。我看著他,也不覺的傷起心來?!?/p> 賈府對湘云來說是片樂土,這么多青年姐妹可以一起玩耍,但舉動不自專,時常來也不能經(jīng)年累月常住,雖叔叔、嬸嬸薄待她,可賈母的手也伸不到那么長,故未給湘云單獨一處,此是原因之二。 三、湘云的性格 湘云性格豪爽,對此未放心上,斷沒有為此向賈母私下請求過,況且湘云喜歡熱鬧,沒有專門為她設(shè)一處,反而讓她喜歡和誰住就和誰住,因此在第四十九回,賈母要鳳姐給湘云另設(shè)一處與她住時,湘云執(zhí)意不肯,只要和寶釵一處住。 鑒于以上三個原因,所以《紅樓夢》大觀園未給湘云單獨一個住處。 作者:長安月,本文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