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輝告訴我他過去的經(jīng)歷:“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擔心,工作進展總是不順利,上個月的公司業(yè)績很糟,跟家人經(jīng)常吵架,回到家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這些接踵而來的事情都令我感到挫敗?!?/span> 他一度開始自怨自艾,擔心接下來的人生該怎么辦。這就是成就焦慮的典型表現(xiàn),對于“成果”的過分在乎,會造成一條敏感的神經(jīng),總在擔心做不成功,聯(lián)想那些失敗后的“慘狀”:別人的嘲笑,敵人的鄙視,愛人的責備以及自我的否定。 ● 處理你的“失誤”: 第一,你要避免給自己太多的消極暗示,不讓相關的語言或想法在內(nèi)心出現(xiàn)。 比如:“我這一年真背運??!” “我干什么都不行!還不如剛入行的新人!” 而要改換成:“最近有一些事情確實讓我覺得不順,這無可否認,但生活總是這樣,一個人總有些運氣不佳的時候,而其他時間段我還是很可以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不必在意?!?/span> 第二,你必須學會與煩惱相處共存,而不是視其如仇寇。 你要允許失誤的存在,但不允許它繼續(xù)蔓延。 抱著這種態(tài)度,你就不會犯下過分的錯誤,也就不至于因為一丁點小失誤而耿耿于懷了。 告訴自己:人生總是喜憂參半的,不可能事事順心,只要我避免重復犯同樣的錯誤就可以了。 第三,你可以給自己的沮喪和悲觀留一小段時間(比如1個小時甚至短暫的一段時間也可以)。 這樣做的好處是,你能避免焦慮在內(nèi)心的強力抵制下產(chǎn)生“彈簧效應”,越是毫不妥協(xié)地壓制它,它就越茁壯成長。 這時,你還有必要為自己留一個私人空間,到一個沒人打擾的地方靜靜地待一會兒,讓情緒自然釋放出來,過段時間就恢復正常了。 你知道黎明前的天色為什么最“黑暗”嗎? 那是因為很多人堅持不到看到黎明的那一刻,心情就已絕望透頂,所以在此時覺得夜色最黑。 中國人講究“韜光養(yǎng)晦”,在上升期可以努力奮斗,那么到了低谷期,你該怎么辦呢? 不是抱怨和絕望,而是抓住機會總結經(jīng)驗,反思教訓,然后積攢實力。 這就是挫敗有時候也是一種財富的原因。 ● 為了消除懼怕失誤的心理,千萬不要給自己制訂一些很難達到的目標。 必須正確地、理性地認識自己的現(xiàn)狀,承認現(xiàn)實,正視能力的不足(至少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達不到完美狀態(tài)),然后不要再擔任一大堆職務,也不要對工作大包大攬,增加太多的壓力。 ● 你可以在工作時做好劃分:把較大的工作分割成若干小部分;再進行細致的排序,根據(jù)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它們的先后進度;最后結合自身能力,去做你力所能及的事。 切記不要逞能,也不要輕易地許下承諾。否則,一旦事情做不好,就容易心灰意冷。 ● 要多與人們接觸和交往,形成多個人際圈子,在做事時不要獨自承擔,在生活中也不要總是獨來獨往——這只會讓你的狀態(tài)更加糟糕。 ● 平時多到外面參加一些活動,和朋友在一起,聚會、聊天,這些都能增加你 的心理穩(wěn)定系數(shù)和自信心指數(shù)。 同時,再嘗試去做一些簡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當然,此類活動不宜過多,否則會讓生活主次顛倒,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即可。 “認識”必須是內(nèi)向的,需要你盯著自己: 我是什么樣的人? 我的目標是什么? 我的特點是什么,包括缺點? 目前的環(huán)境怎么樣? 機會在什么地方?我能否抓??? 對這些進行類似的客觀分析之后,當你足夠了解自己和環(huán)境時,就可能會明白為什么某一件事會對你產(chǎn)生困擾,也更可能容易了解你是否能應對這種壓力,或怎么做你才能應對。 很多年輕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就業(yè)時想要什么,這樣就更容易導致從眾等盲從行為。 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經(jīng)常失去客觀的認知,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比如有一些公司白領——我經(jīng)常在課程上與這些普通的工薪階層交流。他們在面臨壓力時,盲目自信,認為個人完全可以處理,其實有時他們急需他人的幫助,正是對于個人能力的不正確認識,導致焦慮的堆積。 等問題越來越嚴重時,他不但解決不了事情,反而會對自己失望,于是由外在和內(nèi)在共同產(chǎn)生的“雙重焦慮”出現(xiàn)了。 比如當你還在讀大學時,就應該開始制定自己的就業(yè)計劃。 規(guī)定時間表,有條不紊地按照設計好的步驟(一個詳細的計劃)來準備你的未來,是先就業(yè)還是先升學。 如果第一個計劃失敗,那么我的后路是什么等等。避免在走出校門時才發(fā)現(xiàn)人生沒有著落,這會使你因為就業(yè)恐慌心理的突然發(fā)作而產(chǎn)生焦慮。 讓錯誤的觀念見鬼去! 必須從現(xiàn)在起,就立刻行動起來,改變錯誤的觀念。 有時候很多壓力都是由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導致或加劇的。 分析你自己的信念,嘗試糾正不合理的方面,可以嗎? 必須面對自己,反省錯誤,然后才能真正地減輕你內(nèi)心面臨的壓力。 在這其中,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有一些導致壓力的事件是不可消除的,總有一些焦慮會無可避免地產(chǎn)生。 但我們對待它的態(tài)度卻是可以發(fā)生改變的,我們能通過一些觀念的調(diào)整,來提升內(nèi)在的忍耐力、修復力以及獲得更寬的視野、更深刻的思考方式。 這樣,你就可以使焦慮的威脅性變得更小,從而減輕它對于你生活的壓力。 你的目標正確嗎? 在必要時,改變已經(jīng)制定的目標。 因為有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過去的看法是錯誤的,或許努力了六年,走的是一條錯誤的道路。 那么,這時你就該重新選擇目標了。 尤其當你面對一個幾乎不能改變的客觀事實時,錯誤的結果擺在面前,你就不能否認或改變這個事實,但卻可以據(jù)此改變你自己的目標,向正確的方向努力。 就像一個只適合主持的、演唱天賦卻非常有限的人選擇去做一名歌手,顯然他的結果一定是不樂觀的,這種選擇就非常不恰當。 |
|
來自: 微微傳奇 > 《心態(tài)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