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替西汀介紹 沃替西汀(vortioxetine)是治療抑郁癥的創(chuàng)新藥物,由丹麥靈北制藥(Lundbeck)和日本武田制藥(Takeda)聯(lián)合研發(fā)。 沃替西汀屬于新一代抗抑郁藥,旨在取代專利到期藥物西酞普蘭。 2013年9月30日由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商品名Brintellix,用于重型抑郁癥(MDD)的治療。 2017年11月21日,正式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CFDA)的上市批準,用于治療成人抑郁癥,商品名為:心達悅?(氫溴酸伏硫西汀片) 一、作用機制 沃替西汀是一種多模式新型抗抑郁藥,它通過兩種不同的作用模式(抑制5-羥色胺[5-HT]轉(zhuǎn)運體[SERT]的再攝取和調(diào)節(jié)5-HT受體),作用于六個藥理學靶點(拮抗5-HT3、拮抗5-HT7、拮抗5-HT1D、部分激動5-HT1B、激動5-HT1A、抑制5-羥色胺轉(zhuǎn)運體)發(fā)揮抗抑郁療效。正是基于這種多模式的作用機制,氫溴酸伏硫西汀片在大量臨床研究中均展現(xiàn)出理想的療效。 簡單的說,沃替西汀不僅增加5-羥色胺,還能增加受體對5-羥色胺的敏感度,讓5-羥色胺盡情的發(fā)揮作用。 二、臨床數(shù)據(jù) 1.多項國際研究確認了沃替西汀在抗抑郁治療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Thase等開展的薈萃分析[1]共納入了11項比較沃替西汀與安慰劑治療抑郁癥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共5,128名受試者;伏硫西汀劑量為5-20mg/日,治療時長為6周或8周;相比于安慰劑,沃替西汀5、10、20mg/日組的MADRS總分下降更為顯著,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Δ-2.27, Δ-3.57, Δ-4.57;p<0.01)。此外,沃替西汀10mg/日及20mg/日組在MADRS 10個單項上的減分均顯著優(yōu)于安慰劑,在其他若干次要評價指標上的表現(xiàn)也更優(yōu)。由此可見,沃替西汀的抗抑郁療效確切。 2. 抑郁癥患者的認知癥狀與不同形式的功能損害獨立相關[2]。多項研究顯示,沃替西汀可有效改善成人及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認知癥狀,從而促進患者功能恢復。 CONNECT研究[3]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602名18-65歲抑郁癥伴隨認知損害主訴的患者被隨機分入沃替西汀10-20mg/日、度洛西汀60mg/日及安慰劑組治療8周,評估認知及抑郁癥狀的改善。結果顯示,相比于安慰劑,沃替西汀可以顯著改善認知癥狀。而度洛西汀與安慰劑相比未能有效改善受試者在上述認知和生活能力測驗中的表現(xiàn)。 關于抑郁癥認知癥狀 在臨床上,抑郁癥患者的認知損害一直是治療的難點,認知損害在臨床上常常表現(xiàn)為健忘、缺乏專注力和注意力、缺乏信心和猶豫不決等。目前市面銷售的抗抑郁藥都無法很好的改善這一點,而新型抗抑郁藥物沃替西汀,與其他的抗抑郁藥物不同的是,該藥物具有潛在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的作用。 三、安全性 1. 睡眠方面:相關不良事件(如失眠、嗜睡、睡眠質(zhì)量低)的發(fā)生率較低,與安慰劑相當;匯總數(shù)據(jù)顯示,沃替西汀組睡眠相關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為2.0%-5.1%,安慰劑組為4.4%,而文拉法辛緩釋劑型及度洛西汀分別為15.9%及8.1%[4]。 2. 性功能方面:性功能障礙既是抑郁癥的常見臨床癥狀,同時也是5-HT能抗抑郁藥的常見不良反應[5]。相比于其他大部分抗抑郁藥,沃替西汀相關的性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較低。匯總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抑郁癥期間,沃替西汀組性功能障礙相關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為1.6–1.8%,而安慰劑組為1%;以男性患者為例,沃替西汀、安慰劑、文拉法辛緩釋劑型及度洛西汀組的性功能障礙發(fā)生率分別為2.8–3.6%、1.6%、21.6%和11.7%[4]。 3.體重方面:匯總數(shù)據(jù)顯示,短期(6/8周)抑郁癥治療研究中,伏硫西汀組從基線至研究結束時的平均體重變化(–1~+1 kg)與安慰劑組(+1kg)相當,兩組無顯著差異,且未發(fā)現(xiàn)明確的量效關系[4]。 2016年加拿大焦慮與心境障礙治療聯(lián)盟(CANMAT)成人抑郁癥治療指南[6]中,伏硫西汀不僅被推薦作為成人抑郁癥的一線治療藥物,同時也是唯一一種針對伴隨認知癥狀患者擁有1級證據(jù)(最高級別)的抗抑郁藥。 關于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累計患病人數(shù)超過3.5億。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指出,每20人中大約有1人會發(fā)生抑郁發(fā)作。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2年發(fā)布的一份題為《抑郁癥:全球性危機》的報告中指出,抑郁癥已成為中國負擔第二大的疾病。中國的患病率為3.02%,有超過4000萬人患有抑郁癥。但是,相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抑郁癥存在著就診率低的現(xiàn)象。目前抑郁癥的治療仍存在諸多未滿足的需求,作為全球精神及神經(jīng)疾病領域的領導者,靈北一直引領全球抗抑郁藥的研發(fā)方向。 [1] . Thase ME, Mahableshwarkar AR, Dragheim M, Loft H, Vieta 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of vortioxet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adults.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16. 26(6): 979-93. [2]. Naismith SL, Longley WA, Scott EM, Hickie IB. Disability in major depression related to self-rated and objectively-measured cognitive deficits: a preliminary study. BMC Psychiatry. 2007. 7: 32. [3] . Mahableshwarkar AR, Zajecka J, Jacobson W, Chen Y, Keefe R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Active-Reference, Double-Blind, Flexible-Dose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Vortioxetine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6. 41(12): 2961. [4] . Baldwin DS, Chrones L, Florea I, et al.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vortioxetine: Analysis of data from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and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ies. J Psychopharmacol. 2016. 30(3): 242-52. [5]. Clayton AH, Montejo AL.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tidepressants, and sexual dysfunction. J Clin Psychiatry. 2006. 67 Suppl 6: 33-7. [6]. Lam RW, Kennedy SH, Parikh SV, MacQueen GM, Milev RV, Ravindran AV. Canadian Network for Mood and Anxiety Treatments (CANMAT) 2016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troduction and Methods. Can J Psychiatry. 2016. 61(9): 506-9. |
|
來自: 生物_醫(yī)藥_科研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