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流行語“賤人就是矯情”,關(guān)于矯情這個詞兒,在今天很多人都把它當(dāng)做一個貶義詞來看。那些個杠精,其實(shí)都是從矯情培育出來的。 為什么會矯情?一般是因為個人的經(jīng)歷或者體驗不夠,卻還想著作出一些有面子的事情。所以說出來的話,難免就帶有矯情意味。一言以蔽之,可以理解為“故作姿態(tài)、裝蒜”。 而在古典詩詞當(dāng)中,對于矯情用一句宋詞概括得最為清楚,那就是“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 本來沒有愁,但是卻為了能夠?qū)懗鲆皇子写┩噶Φ脑娫~來,硬要說自己愁緒滿懷。這就是矯情。 一般來說,矯情是屬于青少年時代的心理特征。等到人到中年以后,這種矯情隨著時光的流逝和經(jīng)歷的沉淀慢慢就會消失了。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也才能真正懂得辛棄疾這首經(jīng)典的詩詞作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的題目是《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作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對于這首宋詞,我們大概都已經(jīng)非常熟悉。詞人通過少年時代和中年時代兩個不同年齡段的比較,寫自己對于愁緒的看法,其中體現(xiàn)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思考。 上篇主要寫少年時光,少年不識愁滋味。那個時候不知道什么是愁,因為人生有大好的時光,有無限可能的未來,有什么好愁的呢?但那個時候,自己卻愛上層樓,就是為了能夠?qū)懗鲆皇拙实脑娫~來,偏偏要登高遠(yuǎn)望,自作多情的抒發(fā)感慨。 但是等到人到中年,等到有了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之后,就會明白愁滋味究竟是什么樣的感覺。想要說出來,卻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后只能用一句“天涼好個秋”含蓄表達(dá)??嘧涛吨荒茉谧约盒闹校f出來反倒覺得不合適宜。 品讀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是詞人渴望收復(fù)失地的理想,和朝廷的戰(zhàn)略方向存在沖突。這也是他苦悶的源頭,但是他自己也不好在詩詞當(dāng)中透露這樣的思緒。所以才會感慨只能用天涼好個秋加以表達(dá)。 不過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人到中年才真正懂得辛棄疾的宋詞當(dāng)中所描繪的人生體驗。人到中年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每一個沉默的中年男人背后,都有說不盡的愁緒滿懷。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