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鑒賞之三百零一 明清官窯瓷器 (三十七)

 獵鷹個人圖書館 2019-04-13

361  藍(lán)釉釉里紅龍紋搖鈴尊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高21.4cm

灑藍(lán)又稱“雪花藍(lán)釉”、“灑藍(lán)釉”。明宣德時景德鎮(zhèn)所創(chuàng),清康熙時燒制成熟。是在燒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藍(lán)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淺不同的斑點;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飄落的雪花,隱露于藍(lán)釉之中。

此件搖鈴尊瓶身灑藍(lán)釉,肩部一周醬釉,頸部為釉里紅螭龍銜靈芝。底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青花楷書款。搖鈴尊是清康熙時期流行的尊式之一,因其造型類似長柄銅鈴而得名。

RMB 392,000

362清乾隆  粉彩仿生瑞鹿擺件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無款,高20cm

雄鹿擺件呈臥姿,四肢蜷于身下,鹿角由珊瑚巧做,雄壯有力,鹿首回轉(zhuǎn),雙耳翹立,神態(tài)安詳,外表運用加彩加以裝飾鹿的絨毛與鹿的梅花斑紋。整體簡潔,線條自然流暢,神情靈動神韻,體量雖小,但做工特殊、精致。耐人尋味,陳設(shè)效果極佳。可看出是宮廷出品,可謂文房案幾之上裝飾佳作。

RMB 280,000

363明萬歷  青花鏤空開光團鳳“永享太平春”碗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明萬歷年制”,直徑9.5cm

萬歷時期御瓷制樣百般奇巧,器型各異,往往竭眾匠之力尚難為之,更有燒造難成之苦,百中不得一二之虞。

本件作品即為精彩一例。此碗最大特點是碗壁上有鏤空連錢錦地紋五開光,開光中繪青花團鳳紋飾,展翅側(cè)首,輔以卷云。開光的間隔上方又有五個云開日出鏤空圖案,青花云紋中間圓形中有鏤空刻楷書五字:分別為“永、享、太、平、春”五字。鏤雕工藝精湛絕倫,字體雖小但韻骨猶存。碗底青花雙圈“大明萬歷年制”六字楷書雙行款。

鏤雕是萬歷官窯熱衷使用的裝飾技法,然燒造極為不易,往往導(dǎo)致器物疵裂變形,為當(dāng)時窯業(yè)之大患。本品構(gòu)圖設(shè)計頗見匠心獨具,紋飾雖繁縟而不亂,鏤空工藝的運用令層次豐富清晰。青花一色秾妍泛紫,胎體厚重堅致,釉汁肥腴溫潤,是為萬歷官窯不可多得之佳作。

該器鏤雕非實用器皿,然做工精湛并鐫刻“永享太平春”, 當(dāng)為觀賞器皿。反映了社會平安富足及人們流連美好生活的的心態(tài)。信手把玩,令人愛不釋手,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享受。 該類器型只在觀復(fù)博物館見有收藏一只,其它各大博物館均未見有收藏,十分珍罕。

RMB 1,456,000

364清乾隆  粉彩纏枝蓮紋大瓶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高62cm

此件粉彩纏枝蓮紋大瓶器型碩大,端莊優(yōu)雅。敞口,長頸,鼓腹下收,紋飾繁復(fù)而淡雅,制作工藝難度較高。主體紋飾為纏枝西番蓮紋,頸部及口部下側(cè)輔助如意云頭紋,頸部上側(cè)圍繞纏枝蓮紋,口部及圈足底繪金彩一周,瓶身裝飾圖案富麗華貴,構(gòu)思精細(xì),構(gòu)圖繁密,畫面極具立體感,層次清晰。底施松石綠釉書“大清乾隆年制”雙行六字篆書款。該瓶雍容華貴,充滿皇家氣息。

乾隆帝對瓷器極為青睞,對瓷器燒造也異常重視,因此景德鎮(zhèn)御窯廠在乾隆年間燒造出許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工藝十分精細(xì),圖案華貴、色彩艷麗成為此期御窯瓷器的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乾隆本人的藝術(shù)欣賞品味。此件粉彩纏枝蓮紋瓶雖然構(gòu)圖繁瑣,但并不雜亂,筆畫點綴均一絲不茍,雍容華貴、富貴逼人之氣盡顯。制作精細(xì),既適于文房陳設(shè)亦適于觀摩把玩,完整傳世,殊為難得。

RMB 2,300,000

365清康熙  青花五彩魚藻紋盤 (一對)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明嘉靖年制”,直徑20.5cm

五彩是由紅、黃、綠、藍(lán)、紫、黑等色繪畫組成,其意是色彩繁多,并非局限于五種色彩,五彩源于明宣德時的青花加彩,大體經(jīng)過了青花單彩、青花雙彩、青花五彩三個發(fā)展階段,至嘉靖朝,青花五彩于一朝間從面貌到韻味都發(fā)生了一次巨大的變化。一取典雅,以極淡雅之青花為主,礬紅色的游魚并不刻意夸張;一取濃艷,青花發(fā)色濃艷并加添綠、黃、紅釉之諸般水藻紋。而后世亦多有效仿前朝制式。到了清代,發(fā)展至康熙朝,五彩可謂極軌。

此式五彩魚藻紋盤為康熙一代名品,頗為珍罕。對盤直口微內(nèi)斂,弧腹、圈足,形制規(guī)整。白釉瑩潤,青花淡雅。采用平涂勾勒技法,描繪鯉、鲇、鱖、鯽四魚肆意游于蓮池之中。線條工整中見流暢,色彩深淺濃淡相宜,游魚姿態(tài)生動寫實,率性可愛,獨得天然之趣。魚藻紋為一種典型的瓷器紋飾。魚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相當(dāng)重要的象征意義,魚是道教吉祥物,象征自由自在。并且,“魚”與“余”同音,是“富貴有余”、“連年有余”的意思。

類似作品有屬“在川知樂”款識者,典出《莊子·秋水》---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盤中所繪“儵魚出游從容”,肆行于水草之間,的確可以真實的讓人體會到魚之趣與魚之樂。清代瓷器造型,日用器皿大多沿用歷代傳統(tǒng)式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有云:“明代發(fā)明彩瓷極多,不勝覼指,大抵康雍時所有之色,殆幾無不沿于明代者。” 但工藝、色彩、筆觸又在明之上。

《陶雅》或云“嘉靖萬歷之五彩,粗枝大葉,畫筆草草。草昧初開,往往顯其拙相??涤簝沙R仿者,筆意生動活潑,宜高出乎嘉靖萬歷之上?!彪m清初制瓷多循明代法度,然制造益精,各處改進(jìn)也頗多。此盤即為臨仿前朝佳器的典型代表,畫工老橫,非尋常畫手所能及。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香港徐氏藝術(shù)館皆有同類藏品收藏,香港佳士得2011春亦有同類藏品上拍。

展覽:《延熏秀色---康熙瓷器與宮廷藝術(shù)珍品特展》,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20114

2011年春季拍賣會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煦色韶光---明清瓷器粹珍 編號:8105

參閱:《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第272頁,圖178,上海博物館、兩木出版社,1998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五彩斗彩》第146頁,圖134。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9

《中國陶瓷全集·清(上)》第86頁,圖64。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0

《中國名瓷欣賞與收藏》第86頁,圖64。上??茖W(xué)技術(shù)出版社,2000

《徐氏藝術(shù)館·陶瓷Ⅳ·清代》,圖127。徐氏藝術(shù)館,1995

《集古聚珍》第136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6

RMB 2,070,000

366清乾隆  粉彩描金無量壽佛坐像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無款,高29cm

粉彩描金無量壽佛坐像尊無量壽佛是為乾隆御制瓷質(zhì)佛像之精絕代表,唯獨乾隆一朝有之。造像頭帶五葉寶冠,批發(fā)垂肩,寶繒飄拂于耳際,面相慈祥,細(xì)眉垂目,鼻高垂耳,嘴角內(nèi)斂,神態(tài)安祥。身垂瓔珞,手帶臂環(huán),結(jié)禪定印,手捧蓮花寶瓶,結(jié)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蓮花座上,蓮瓣五色斑斕,不同于常見的粉紅色式樣。寬肩豐腰,身姿豐腴曼妙。施彩釉仿紅珊瑚、藍(lán)寶石諸色珍寶,生動逼真。腰部束裙,衣褶流暢,鋪于腿前。面部、身體、手腳施釉,釉色中微施彩使之接近膚色,光澤感強,傳達(dá)出佛家的濟世之善心。服飾華美絕倫,蘋果綠色的披帛繪明黃梅花點紋,鵝黃色的袍裙裝飾礬紅團寶相花吉祥紋樣,線條勾勒細(xì)膩,描繪精致。無量壽佛手中寶瓶、蓮花座均分段燒造,蓮花座以榫卯結(jié)構(gòu)與坐像接合,設(shè)計巧妙,工藝精湛絕倫。通體制作精細(xì),彩釉亮麗,法相莊嚴(yán),富貴奢華,具有典型乾隆宮廷佛像藝術(shù)風(fēng)格,是稀有的粉彩描金佛像之傳世佳作。

有清一代,康雍乾三帝皆篤信藏傳佛教,尤以乾隆帝為最,彼時皇宮苑囿中遍布大小佛堂,佛像為必不可少的供奉圣物,窮盡用料考究與工藝精湛之能事,以突顯皇家氣派和至誠之心,惟多見金銅質(zhì)地,瓷制佛像則較罕少。清宮的瓷制藏傳佛教藝術(shù)品,大多是出自御窯廠的工匠之手,這是內(nèi)陸爐火純青的制瓷工藝與邊疆奇幻瑰麗的藏傳佛教藝術(shù)的完美結(jié)合。瓷器本身多樣的裝飾技法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恰巧與藏傳佛教藝術(shù)的審美追求相吻合。能工巧匠通過他們的雙手將皇家的富貴氣韻注入玄奧神秘的佛教藝術(shù)品當(dāng)中,以精湛的技藝呈現(xiàn)出新的精致與華麗。

粉彩描金無量壽佛坐像佛像為民國收藏家關(guān)祖章典藏三尊清宮御制瓷塑佛像之一,其余二尊為坐床羅漢,關(guān)氏昔日留影中多見此三尊佛像之身影。關(guān)祖章(1894-1966),廣西蒼梧縣人,出身名門,早年留學(xué)美國倫斯勒工藝學(xué)校,歸國后歷任民國交通部工程師、梧州工務(wù)局局長、平漢鐵路工程處處長等職,是民國時期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家。

備注:關(guān)祖章家族舊藏

RMB 10,810,000

367清乾隆  青花折技花果紋梅瓶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高32.3cm

此件梅瓶器形端正,青花發(fā)色青翠亮麗。外壁錯落繪折枝桃實、荔枝及石榴等“三多”紋飾,每種花果之間點綴折枝花卉,頸部均飾一周十字花卉紋,肩部及足圈飾蕉葉紋,繪工精細(xì),果實飽滿,花盛葉蔓,生機勃勃,其青花翠麗,略有暈散,繪工精細(xì),尚有雍正仿明代“宣青”遺風(fēng)。底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三果紋又稱三多紋,為傳統(tǒng)吉祥紋飾,典故源于《莊子 · 外篇 · 天地》:堯觀于華封,華封人曰:請祝圣人,使圣人壽,使圣人福,使圣人多男子。即多壽、多福、多子之意,亦稱福壽三多。

梅瓶原是用于盛酒的容器,所以大多有盅形蓋,考古學(xué)中梅瓶與錫製酒壺、酒杯等一同出現(xiàn),明代中期后,用途有所改變,成為文人墨客幾案上插花的花瓶,《陶雅》中就有“古以瓶貯就,今以瓶插花”一說。故清時梅瓶大多無蓋。此類官窯據(jù)《乾隆記事檔》記載,為乾隆三年(1738)御窯廠奉旨而燒的“仿宣窯青花”之一。原文為:“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領(lǐng)薩木哈、催總白世秀來說,太監(jiān)高玉交……宣窯青花梅瓶一件,宣窯青花三果梅瓶一件……傳旨:交與焼造磁器處唐英照樣焼造?!焙髷?shù)十年再無燒造青花梅瓶之上旨,可見唐窯承命摹製宣窯梅瓶,為乾隆青花瓷器中上佳之品,是乾隆青花梅瓶的重要代表作品。

梅瓶是乾隆朝經(jīng)典的陳設(shè)御瓷,品類多樣,裝飾豐富,而且量少而質(zhì)精,其中青花一項多為摹古之作,折枝花果紋為其經(jīng)典題材。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P130

備注:張永珍博士藏

RMB 9,020,000

368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紋天球瓶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高52.1cm

此瓶長頸直口,圓腹豐碩。瓶頸環(huán)飾纏枝番蓮紋,腹部繪折枝花果,有柿子、桃實、石榴、蓮花、茶花及牡丹,皆自靈芝而出??谘?、肩頸與近足處,另有水波及如意云紋等。,署青花六字篆書款。

該瓶青花發(fā)色濃淡合宜,圖飾疏密有致,瓶上之折枝花果紋,以明代瓷作為范,瓶式卻仿相類雍正天球瓶。這類繪花果枝葉之圖飾,鮮見于天球瓶;兩者配搭,清新雍雅,與別不同。此瓶碩大端莊,臻近完美,為乾隆朝御瓷不可多得的珍品。

備注:張永珍博士藏

HKD 18,000,000-25,000,000

369清雍正  青花礬紅“水波云龍圖”折沿大盤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直徑47.2cm

此圓盤規(guī)整碩大,淺壁折沿,矮圈足。畫正面五爪巨龍,躍現(xiàn)盤心,欲奪火珠,色取礬紅,泳于鈷青海水波濤,活靈活現(xiàn)。盤壁內(nèi)外同繪四龍,五爪與三爪龍各二,穿梭于青花卷云之間;其中有帶翼應(yīng)龍,三爪,尾有魚鰭,底書青花六字雙圈楷款。

雍正時期為時雖然短暫,但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安定,政府財力雄厚,國內(nèi)外市場活躍,制瓷工藝突飛猛進(jìn),在繼承康熙朝制瓷工藝的基礎(chǔ)上,又有了許多創(chuàng)新、變化和提高,不僅品種多、題材廣泛、造型多樣,而且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講究。青花瓷在雍正時期盡管不是官窯的主流產(chǎn)品,但其質(zhì)量之精美,花色品種之豐富,藝術(shù)水準(zhǔn)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無法比擬的。雍正時期的青花瓷,無論造型和裝飾,都可以用一個“秀”字來概括,與康熙青花挺拔、遒勁的風(fēng)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風(fēng)格。

此大盤為雍正官窯代表性器物,胎壁輕薄,釉面細(xì)膩,青花繪流云海水,礬紅繪行龍,海水浪花生動,內(nèi)外九條龍筆畫嚴(yán)謹(jǐn),為宮廷陳設(shè)之用,存世極少。

備注:張永珍博士藏

HKD 40,980,000

370清乾隆  爐鈞釉地金醬彩浮雕“夔龍拱福圖”仿古銅式雙耳瓶

鑒賞之三百零一 <wbr> <wbr>明清官窯瓷器 <wbr> <wbr>(三十七)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高37.5cm

此瓶短頸,扁圓腹,形仿先秦青銅壺。有別于一般扁腹壺,頸飾夔龍雙耳。通體施渾爐鈞釉,貼飾金蝠夔龍,間以帶狀紋飾,器形設(shè)計搭配獨特,疑為孤品,暫無他例。瓶上既有摹古變形夔龍,兩兩雙對,也有清代習(xí)見紋飾,如祥瑞飛蝠和如意云頭,古今俱備,新而有根。仿古青銅瓷器多施紫金或茶葉抹釉,飾以描金,或加綠彩摹銅銹,但以爐鈞釉地仿古青銅則甚罕見。
該仿青銅瓷瓶,厚重碩大,紋樣懷古,追殷摹周,為大雅之器。乾隆仿古御作,以摹高古青銅器為大宗。清高宗搜集商周青銅禮器,據(jù)古物御制仿器,以瓷代銅,模擬青銅器形及復(fù)層紋飾,推陳出新,古為今用,藉以思祖追遠(yuǎn)。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仿古尊,通體施茶葉抹釉,上飾爐鈞釉帶狀細(xì)邊,可資比對,詳見《故宮珍藏康雍干瓷器圖錄》,北京,1989年,頁412,圖版93;同書另載仿青銅觚及鐘,出處同上,頁414f.,圖版9596。

備注:Loch勛爵(1827-1900)收藏(?)英國威爾特郡放山居Alfred Morrison1821-897)收藏Margadale勛爵收藏倫敦佳士得19711018日、編號52紐約Jen Chai Art Galler、編號A526(戴潤齊公司標(biāo)簽)

RMB 35,380,000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