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xué)觀點認為,人既是群居動物,又是獨居動物。比如,那些成就豐功偉績的人無不喜歡獨處。 尤其是那些高智商的人,他們思想的高度遠高于旁人,因此,他們其實根本不需要朋友,更不需要社交。下面,將從心理學(xué)角度,對這一觀點進行解析。 精神的自我滿足 對于真正高智商的人來說,社交其實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普通人之所以喜歡和朋友待在一起,其實是因為在和他人建立良好連接的時候,他們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而人的精神需求總是需要被滿足的。 但是,對于高智商的人來說,他們不需要通過人際關(guān)系來獲得精神的滿足,他們可以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來一次次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獲得等量的愉悅感。 所以,他們更喜歡獨處,對于他們而言,安靜的環(huán)境有利于他們思考和探索,從而也促使他們不斷超越自己,做出成就。 很多時候,高智商的人,總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物理學(xué)家牛頓曾經(jīng)癡迷于在家里做實驗,他的保姆在出門前提醒他,記得將鍋里煮好的雞蛋加熱一下再吃。 結(jié)果,由于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實驗中無法自拔,他竟然大意地將自己的懷表扔進了鍋中加熱,而把雞蛋放在了身邊。由此可見,所謂高智商的人不需要朋友,其實是自我滿足、自我陶醉的極端表現(xiàn)。 內(nèi)向者的優(yōu)勢 另一方面,很多高智商的人,都比較內(nèi)向,比起熱鬧的人群,他們更喜歡獨處。1921年,心理學(xué)家卡爾·榮格在《心理類型學(xué)》中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內(nèi)向(introvert)的概念。 卡爾指出,這兩種性格特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對于內(nèi)向的人來說,他們的能量指向內(nèi)部,因此,他們對內(nèi)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 史泰龍曾說過:“人追求理想之時,便是墜入孤獨之際?!眱?nèi)向不會阻礙一個人成功,對于一個高智商的內(nèi)向者來說,他的內(nèi)向會讓他對自己的領(lǐng)域更加敏感,更加專注。他們不需要朋友,因為他們內(nèi)心的能量就足以讓他們心情愉悅了。 低情商 上帝是公平的,高智商的人往往情商很低?!扒樯獭甭犉饋硎且粋€相對模糊的概念,它指的是我們對情緒的辨識、整合、理解、調(diào)節(jié)與表達的能力。 高智商的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并不多,情緒也沒有那么多起起伏伏。令普通人糾結(jié)不已的愛恨情仇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可以用理性去分析和對待的。 人們可能會覺得他們過于“冷血”。其實,這只是因為他們情商不夠豐富,這些情感糾纏對于他們來說影響不大。所以,他們更愿意減少社交時間而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不是孤僻,因為他們?nèi)匀豢梢允斋@到快樂。 情商低的他們往往也不太會處理人際關(guān)系,所以也更難交到朋友,這使本來就朋友少的他們更不愿意去嘗試擴寬朋友圈了。 總體來說,高智商的人在人群中是極少數(shù),他們天生就承擔了非凡的使命,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他們注定是孤獨的,但這種孤獨也是偉大的,因為一路前行的他們一直在發(fā)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心理類型學(xué)》 |
|
來自: 昵稱20302719 > 《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