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氣進入清明之后,天氣漸清,地氣漸明,日照開始明朗起來。而氣溫上仍乍暖還寒。 這個時間段忽冷忽熱,非常容易感冒。 我們在中醫(yī)門診遇到不少患者,經過治療之后,感冒好了,但仍然時不時咳嗽,感覺咽喉部總有痰,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如果工作正好需要長時間說話,比如教師、培訓師、宣傳員,咽喉異物感就表現得更明顯。非常難受。 這種情況怎么辦好呢? 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有部分患者在感冒以后,出現了發(fā)熱、咽痛這些表現,隨著病程的延續(xù),患者臨床上發(fā)熱、咽痛癥狀消失,結果反而會出現一些陣發(fā)性的咳嗽,這種咳嗽往往持續(xù)3—8周,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自己可以自愈——這就是感冒后咳嗽。 感冒后咳嗽,不用吃太多清肺化痰的藥物,常吃一種春季常見的食物就可以解決咽喉痰阻的問題。 這就是常見的春季食材——春筍。 春筍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化痰作用。 春筍在春天發(fā)出,應了自然界春季升發(fā)之氣,有利于人體肝氣的舒發(fā)。 從經絡學說上看,足厥陰肝經上挾頏嗓,也就是說,肝經連系到咽喉部。 如果肝氣郁滯,人體的病理產物也會隨肝經郁結在咽喉部,就會總感覺咽喉部有異物,頻繁嗽嗓也不能咯出。 這種情況下,春筍可以幫助郁結的肝氣舒發(fā)出去,使身體氣機通泰,痰氣自然就祛除了。 《本草綱目》上記載竹筍“味甘、無毒、消渴、利水益氣,可久食?!?/p> 取春筍嫩芯,用鹽水焯過,加少量芝麻油拌勻即可食用。有清熱、涼血、利咽、化痰的功效。 不但對咽喉異物感有作用,還可以緩解春季鼻干、鼻出血。 有一位患者,前來就診的癥狀一是感覺咽喉部有黏痰,頻繁嗽嗓也難以清除,二是長期眼睛發(fā)紅發(fā)干,眼周脹痛。這位患者不到五十歲,從工作單位出來自己專業(yè)炒股,每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關注股票,一直要在電腦前坐到下午六點。據他陳述,這兩個癥狀都是在專業(yè)炒股之后出現的。 我告訴他,他病癥的來源是長期注視電腦屏幕,損耗肝血,肝的氣機郁滯。久坐脾胃清陽不升,不能運化,體內的痰濕蓄積,隨著肝經上擾眼目和頏嗓,才出現咽喉黏痰和眼干眼紅的癥狀。 后來這位患者經推薦吃了一段時間鹽水煮春筍,咽喉黏痰的情況大大緩解。不過這種情況,關鍵還要減少用眼,規(guī)律作息,合理飲食,保持心情舒暢,才是防病的根本。 |
|
來自: 老萊養(yǎng)生 > 《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