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jù)物體是否發(fā)生了形變來判斷 一切物體受到力作用時,這個物體就會發(fā)生形狀的改變,簡稱形變。 不過這些形變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如:用力拉或壓彈簧時,彈簧就會伸長或縮短,形變十分明顯;而用手用力捏玻璃瓶時,形變則很小,所以往往觀察不出來。 根據(jù)這一點,有時可通過觀察物體是否發(fā)生形變來判斷物體受力情況。 例如:“下落的皮球落地的瞬間變癟了”,根據(jù)皮球落地時變癟(發(fā)生了形變),可判斷落地的瞬間,皮球受到地面的作用力。 值得說明的是,有時形變觀察不出來,可不能武斷地認為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因有時受力物體形變不明顯),這時,一定得再通過其它方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2. 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發(fā)生改變來判斷 由于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這時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若物體受不平衡的力作用時,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或物體形狀發(fā)生變化。根據(jù)這一點可正確地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如:在以下的三種情況中,如何判斷物體是否受摩擦力。 如圖 a 所示,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問它在水平面上是否受摩擦力作用? ②如圖 b 所示,木塊在外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問它在水平面上是否受摩擦力作用? ③如圖 c 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沿直線滾動,直至靜止的過程中,問小球在滾動過程中是否受摩擦力? 圖a中的木塊不受摩擦力,因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它受摩擦力,那么在水平方向一定要有一個與摩擦力相平衡的力,然而找不到這樣一個力。所以,它沒有受到摩擦力,同時,還可以判斷此水平面是光滑的。 圖b中的木塊受到摩擦力。因木塊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摩擦力正好與推力是一對平衡力。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木塊就不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就要改變。 圖c中的小球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根據(jù)題意,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且小球的速度逐漸變?。ㄟ\動越來越慢),所以,小球只有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小球的速度才會減慢。 |
|
來自: 昵稱47813312 > 《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