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 中藥名 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
性味 歸經(jīng) 味苦、性涼 歸肝、胃經(jīng) 主要功效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 《中國藥植圖鑒》:“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瘀血內(nèi)傷;并作清涼解熱藥?!?/p> 對肝病的治療 一般而言,味苦的植物對清肺有幫助,正如苦丁、苦瓜,可以起到祛痰的作用,這對于肺部及時排毒,增進呼吸道健康和血液循環(huán)很有幫助;雞骨草的果實也是苦味,入藥可以平喘止咳、益氣生津。 另一方面,雞骨草寒涼的性質(zhì)對肝火旺、血熱的人來說猶如雪中送炭,大家都知道,肝火旺不但會導(dǎo)致身體虛弱、盜汗等,影響腎功能,還是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的誘因。 //// 目前肝炎的患病人群有增無減,雞骨草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排毒的功能,使得它對于身體免疫能力弱的患者大有裨益。 雞骨草只是眾藥中的一味,雖對肝病療效明顯,但獨木難支,只有配合其它藥物才能起到藥到病除的效果;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可以長期服用,但乙肝患者對雞骨草還是不能過分依賴。 雞骨草瘦肉湯 原材料 豬肉(瘦)120克,雞骨草60克,干棗30克 制作方法 1、將雞骨草、紅棗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 2、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沸一小時,放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 適用癥狀 用于濕熱型病毒性肝炎。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
|
來自: 溫暖南方 > 《醫(yī)學(xué)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