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腫? 1 水腫是指過多的液體(至少2.5~3升)蓄積于體內組織和器官周圍的小腔隙,引起的可以觸及到的腫脹,比如按一下腳面5秒鐘,可以出現(xiàn)一個小坑,如果過多液體大量而廣泛積聚時稱為全身性水腫。 水腫的部位 人體結締組織比較薄弱的地方最容易出現(xiàn)水腫,如眼眶周圍,專業(yè)說法叫做眼瞼水腫,一般早上起來照鏡子時容易被發(fā)現(xiàn); 如果人白天站立的時間比較長,到了晚上,水分會容易跑到雙下肢,特別是腳背部和小腿前面的皮膚最容易水腫,有時候會一按一個坑。 當然還有一種水腫是按不出坑來的,叫黏液性水腫。 水腫是一種異常的提示 像眼部、手腳部位的水腫會給人帶來很不舒服的感覺,這是一種信號,一種疾病的信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水腫的形成機制 第一,水多了,比如腎臟疾病引起的水鈉潴留和排尿減少; 第二,體液變得容易從血管進入到人體的組織間質里,水腫便形成了。 水腫的原因和特點? 2 在臨床上,引起全身性水腫最常見的原因分別為:
注意水腫的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力衰竭,而不是腎臟病。如果因為水腫來看病,建議先看心內科門診,這樣從概率上來講,看病更有效率。 下面,我們具體展開講講各種水腫和各自的特點: 心力衰竭 多種疾病可導致心力衰竭,比如: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及肺源性心臟病。 發(fā)生心力衰竭時,心臟無法行使正常泵血的功能,導致泵后的血管靜脈壓升高,在加上腎臟血液灌注不足導致的水鈉潴留,就可能會出現(xiàn)腿部、腹部或肺部的水腫,嚴重的會誘發(fā)急性左心衰導致猝死。 發(fā)生心臟衰竭時,需要控制每天水分的攝入,大致的水分攝入量是昨天的尿量+500毫升,此外需要每天稱量并記錄自己的體重,病情加重的話,要及時去看心內科醫(yī)生。 肝臟問題 肝硬化患者可以發(fā)生腹水,這是由于血液回流至病變肝臟變得異常“阻塞”,導致血管靜脈壓力增高,血管內的水分就會向其他部位行進轉移,同樣也會出現(xiàn)雙下肢的水腫。 腎病綜合癥 腎病綜合征的腎臟病變比較廣泛,水腫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水鈉潴留,此外腎病綜合征患者會有大量蛋白經(jīng)過尿流失,致使短時間內血液中白蛋白濃度下降(造成低蛋白血癥),讓水分重新分布到了血管外的皮下組織和間隙,也會造成水腫。 水腫特點會表現(xiàn)為“晨重暮輕”,就是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眼皮腫了,活動一天,一低頭發(fā)現(xiàn)雙下肢腫的厲害,通常用力按壓5秒種,水腫的地方會出現(xiàn)一個坑,這叫作“凹陷性水腫”。如果水腫呈現(xiàn)上述特點,同時小便泡沫很多,要注意去腎內科查一個尿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 腿部靜脈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靜脈會將血液從身體遠端的血液運送回心臟。但如果靜脈瓣功能失常,靜脈回流不暢,可造成小腿水腫。 此外如果腿部深靜脈血栓形成,會阻塞血管,也會導致血流不暢,典型特點是出現(xiàn)單側下肢的水腫。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兩個腿腫的粗細不一,需要高度警惕此病,這個時候需要查一下雙下肢的血管彩超,就診于血管外科。 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該病會導致組織間質的白蛋白和其他蛋白質的顯著聚積引起黏液性水腫,又被稱為“非凹陷性水腫”,特點是按不出坑來,這個時候需要抽血查一下甲狀腺功能,應該就診于內分泌科。 ![]() 藥物引發(fā)的水腫 某些藥物通過增加腎臟水鈉的重吸收誘發(fā)水腫,水腫算是藥物的一個副作用吧,常見的比如:
![]() 淋巴管梗阻(淋巴水腫) 淋巴管梗阻為水腫的一個不常見原因,最常見于因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行根治性淋巴結清掃術的患者中。 ![]() 月經(jīng)期前及懷孕 可發(fā)生手部、足部或面部的水腫。 ![]() 長途旅行 旅行久坐的人群可能會發(fā)生小腿等部位的水腫。 ![]() 生活中如何科學應對? 3 如果水腫可以找到明確的病因,醫(yī)生一般根據(jù)病因,積極有效治療原發(fā)病,水腫通常會有所改善。 此外,醫(yī)生可能會建議你改變飲食以減少鈉鹽攝入;會應用利尿劑等藥物來清除身體多余的水分;還可能建議你穿醫(yī)用彈力襪,來減輕腿部水腫。 或者通過抬高腿部來減輕腿部水腫和不適感,比如白天建議抬腿一次30分鐘、一日3~4次;晚上睡覺時雙腿可以墊幾個枕頭來抬高以減輕水腫(注意腿部需要被抬高到心臟水平以上才會有效果)。 當然并非所有類型的水腫都需要治療。例如,月經(jīng)期前或孕期發(fā)生的水腫通常就不需要治療。 生活中的小技巧 如何減輕長途飛行或長時間會議時腿部的水腫?
參考文獻: 1.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valuation of edema in adults.Uptodate,2019 2.Patient education: Edema (swelling).Uptodate,2019 文|陳舟/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腎內科主治醫(yī)師 |
|
來自: WenLongTSG > 《醫(yī)療知識重要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