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過敏反應可能會導致過敏性休克,一旦發(fā)生,如不迅速搶救,則可導致患者死亡。 因此,搶救必須爭分奪秒,快速有效! 過敏性休克首選腎上腺素,其次擴容、激素治療。正確而及時地應用腎上腺素和激素,關(guān)系著患者的生命。 過敏性休克,正確應用腎上腺素是關(guān)鍵 站友留言:胡大一主編的《循證內(nèi)科學》在過敏性休克搶救這一內(nèi)容里提到,0.1% 的腎上腺素 0.3~0.5 mL 立即皮下注射或者肌注。 除了劑量要求,腎上腺素具體該怎么用? 1. 過敏性休克 早期給予腎上腺素 2010《AHA 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在對過敏反應的患者進行基礎(chǔ)生命支持時,應早期給予腎上腺素肌肉注射。特別是具有低血壓、氣道腫脹、呼吸困難等癥狀的患者。 2015《AHA 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對于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應給予腎上腺素。 更新后的指南設(shè)定了腎上腺素 2 劑的使用時間:在若對第 1 劑無反應,而高級生命支持要 5~10min 后才能到達的前提下,給予第 2 劑腎上腺素,但未提及具體用法。 2. 嚴重過敏反應 首選肌內(nèi)注射 在大多數(shù)嚴重過敏反應情況下,肌內(nèi)注射腎上腺素是首選的給藥途徑。如果病情較重,肌內(nèi)注射沒有使癥狀緩解,可以考慮靜脈途徑給藥。 為什么不皮下注射呢? 站友分析:按照休克的血流動力學變化,皮下供血肯定是不足的,因此皮下注射的效果不可靠也不穩(wěn)定。所以最好是肌注或者靜脈給藥,但靜脈給藥需稀釋后小劑量緩慢推注,或者放到液體點滴。 只要不是復蘇,嚴禁腎上腺素原液靜脈推注。過敏性低血壓/休克中或者稀釋 10 倍,或者放到液體中靜脈點滴。 3. 腎上腺素是把雙刃劍 指征掌握要正確 一旦決定給予腎上腺素,無論是肌內(nèi)注射還是靜脈注射,均要充分考慮給藥的風險。包括過量和不足量應用腎上腺素,都是過敏性休克搶救的常見錯誤。 當沒有靜脈腎上腺素的指征而給予腎上腺素時,可能會導致患者惡心、嘔吐、胸痛、高血壓、心動過速、VT,甚至 VF 而死亡。 有靜脈應用腎上腺素的指征而沒有應用時,可能會導致治療不足,加重休克和呼吸困難等。 因此,在搶救重癥過敏反應,尤其是過敏性休克時,腎上腺素是一把雙刃劍。 4. 給藥方式:劑量、濃度要搞清 肌注:濃度 1:1000(即 1mg/mL),一次性肌注量為 0.2 ~ 0.5 mg,也就是 0.2~0.5 mL。 靜脈:濃度 1:10000(即 0.1mg/mL),對于無心臟驟停的過敏性休克可以用 0.05 ~ 0.1mg 腎上腺素(1:10000)靜注。 即每次用 0.5~1mg 加生理鹽水稀釋到 10mL,緩慢靜注 5 分鐘以上,有利于藥物在血管內(nèi)循環(huán),快速達到心臟。 另外,指南還提供了一種 0.1~0.5mcg/min/kg 的持續(xù)靜脈滴注的用法,可替代靜推應用。 提醒:切不可將肌注藥物直接靜脈用藥。如果進行靜脈用藥,要有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防止高血壓危象和室顫,因此應用過程中建議血液動力學檢測。 另外,及時給予腎上腺素后,激素的抗炎抗休克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激素藥種類較多,過敏性休克的患者,是選用甲強龍還是地塞米松呢? 氫可、地米、甲強龍,如何選用見仁見智 站友留言:糖皮質(zhì)激素因為起效慢,所以在過敏性休克中是次選藥物。胡大一主編的《循證內(nèi)科學》里面提到這樣使用:氫化可的松 200~400mg 或者地塞米松 10~20mg 靜脈滴注。 為什么不推薦甲強龍呢?氫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的使用,又有什么不同呢? 其關(guān)于過敏性休克,激素用藥選什么,如何用,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同的臨床情境的選擇也有所不同。我們總結(jié)了以下幾個觀點: 觀點一: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休克作用,還具有較強的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還能擴張支氣管。但如何選擇呢? ①氫化可的松屬內(nèi)源性激素,在體內(nèi)不需要轉(zhuǎn)化,短效弱效,使用劑量大,2012 SCC 推薦使用于膿毒血癥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②甲強龍屬外源性激素,在體內(nèi)需要經(jīng)過肝臟轉(zhuǎn)化,中效弱效,主要分布于肺部,ARDS 時推薦使用,可減少肺間質(zhì)水腫,防止肺纖維化。 ③地塞米松亦屬于外源性激素,在體內(nèi)需要經(jīng)過肝臟轉(zhuǎn)化,長效中效,與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結(jié)合力強于其他兩個,抗炎強,作用時間長。關(guān)鍵在于,地塞米松在皮膚小血管分布濃度高,組織穿透力強,可有效減少滲出,緩解皮膚充血癥狀,對過敏性休克尤為適用。 觀點二:地塞米松在搶救車或搶救箱里是常備藥,藥物來源比甲強龍方便。另外地塞米松不用稀釋直接抽出可以靜推,也是為搶救病人贏得時間。 但甲強龍是粉劑需要稀釋后再推注,且不在搶救車內(nèi)備用,所以一般不會被使用于過敏性休克。雖然是一些細節(jié)問題,但會直接影響到搶救的流程能不能快速有效。 觀點三:選用地塞米松或者是選用甲強龍,根據(jù)二者的作用起效時間來看,還是應首選甲強龍,畢竟起效時間快。 而臨床上,大多數(shù)醫(yī)生在處理過敏反應及過敏性休克時,喜歡應用地塞米松,只不過是沿襲下來的用藥傳統(tǒng)和用藥習慣而已。 所以,激素如何用,主要看側(cè)重點:氫可起效快維持時間短,地米正好相反。為起效快,自然是氫可;但有部分人過敏會二次發(fā)作,這時,地米的長效也是可圈可點。而甲強龍,在起效時間和維持時間兩方面,表現(xiàn)都是居中。 不過,過敏性休克需綜合治療,還需補液,抗組胺等,具體如何用藥,還是要根據(jù)患者病情和實際情況來選擇。 過敏性休克搶救流程 第 1 步:切斷過敏原 (1)經(jīng)皮膚接觸攝入:常見的有昆蟲叮咬,如蜜蜂、黃蜂等。 (2)經(jīng)呼吸接觸攝入:常見的有吸入花粉過敏等。 (3)經(jīng)消化道接觸攝入:對于過敏體質(zhì)的患者,進食某些食物也可以引起過敏性休克。如雞蛋、海鮮、菠蘿、桃子、花生(兒童期)等等。如果是經(jīng)口攝入食物導致過敏性休克,就需要留置胃管了,必要時洗胃。 (4)經(jīng)靜脈攝入:藥物過敏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最常見原因,尤其是注射途徑給藥,口服藥物亦可引起??梢疬^敏性休克的藥物,如抗菌藥物(青霉素、頭孢菌素類等)、中藥注射劑、生物制劑等。 提醒:了解過敏反應發(fā)生的時間窗,有助于判斷過敏原。大多數(shù)藥物注射或昆蟲叮咬在 5 ~ 15min 即可出現(xiàn)癥狀。嚴重者可在 5min 之內(nèi)發(fā)作,往往發(fā)病越早病情越重。食物過敏者則可在 20 ~ 60min 發(fā)病。 第 2 步:保證呼吸道通暢 給予 4~5L/min 高流量吸氧,同時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需要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第 3 步:腎上腺素來幫助 由于腎上腺素具有興奮心肌、升高血壓、松弛支氣管等作用,故可緩解過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癥狀。 再次提醒:過敏性休克時腎上腺素切不可直接靜脈使用,務必稀釋!若不稀釋,則患者很有可能被「秒殺」。 第 4 步:建立靜脈通路補液 為方便搶救,務必盡快建立靜脈輸液通路,靜推地塞米松 5 ~ 10mg,然后根據(jù)病情酌情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維持治療??蛇x用氫化可的松 200 ~ 400mg 或甲潑尼龍 80 ~ 120mg 緩慢靜滴。 當收縮壓降至 80mmHg 以下時,應同時給予抗休克藥物,如靜滴去甲腎上腺素:用 1 ~ 2mg 去甲腎上腺素加入 100mL 液體中,以 4 ~ 10μg/min 的速度滴入?;蚪o予間羥胺 10 ~ 40mg 加入 100mL 液體中緩慢滴注。 根據(jù)血壓的波動情況隨時調(diào)整滴速;伴有心力衰竭可同時給予其他具有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藥,如多巴胺(5 ~ 20mcg/kg/min)。 過敏時由于組胺釋放,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漿滲出血管外,導致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故應同時補充生理鹽水等液體保證足夠的組織灌注。 第 5 步:輔助用藥 組胺的釋放是引起過敏性休克的罪魁禍首,因此抗組胺的治療也是勢在必行的。通常肌注異丙嗪 25~50mg。 神志清醒者可口服西替利嗪 20mg 或地氯雷他定 10mg。也可以靜脈注射 10% 葡萄糖酸鈣 10~20mL 抗過敏治療。 提醒:10%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需要用等量的 5%~2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每分鐘不超過 5mL,以免血鈣升高過快引起心律失常。使用葡萄糖酸鈣期間禁止使用強心苷類藥物。 過敏性休克搶救務必爭分奪秒,如果人手充足,幾個步驟可以同時進行。 總之,過敏性休克的搶救與治療,是個既考驗速度,又考驗醫(yī)生應變能力和臨床知識儲備的過程。正確使用腎上腺素和激素,關(guān)系著患者的生命和預后。 臨床上,你有遇到過過敏性休克患者嗎?你的用藥是如何選擇的? 本文首發(fā):呼吸時間 責任編輯:項飛騰、周悅 |
|
來自: 周振山peta3s4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