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麻辣燙、關(guān)東煮中總少不了各類速凍丸子制品,口感好、品種多樣的丸子制品豐富了人們的飲食,但是有不少人心存疑問:這些速凍丸子是什么做的?里面有沒有肉? 從這些速凍丸子制品的包裝上可以看到,大部分使用的肉類為雞肉、豬肉、魚糜、牛肉、鴨肉等,除此之外,幾乎都含有一大堆食品添加劑,這也是很多人對速凍丸子類制品不放心的地方。那么,為何要添加這些東西呢?
在各類速凍丸子制品中,最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是變性淀粉,如乙?;矸哿姿狨?、醋酸酯淀粉。變性淀粉就是利用物理、化學(xué)或生物酶法改變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溫度、熱黏度、凍融穩(wěn)定性、凝膠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適合特定的要求。這種經(jīng)過二次加工、改變性質(zhì)的淀粉統(tǒng)稱為變性淀粉。變性淀粉被廣泛應(yīng)用于肉制品中,在丸子制品中添加變性淀粉,使其具有良好的彈性、咬勁兒和口感。在速凍丸子制品中也有磷酸鹽類食品添加劑,常用六偏磷酸鈉、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來保持丸子制品品質(zhì)穩(wěn)定,磷酸鹽類食品添加劑還可以提高蛋白質(zhì)的溶解性,保持肉丸的持水性,降低蒸煮損失和脂肪流失量,增加肉丸的彈性。
上面所說的是合法添加,也有一些不法商家用添加硼砂來增加丸子的韌性、脆度、保水性。硼砂本身可用作保鮮防腐劑,也可起到改良面粉的作用,但它不屬于食品添加劑,雖然在傳統(tǒng)工藝中制作丸子、粽子會添加一點兒硼砂,但我國從幾十年前就已經(jīng)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硼砂。新聞報道中的“毒丸子”,指的就是非法添加硼砂的丸子。
速凍肉丸里有多少肉?國家規(guī)定,必須在丸子類制品的包裝上標(biāo)明含肉量,根據(jù)含肉量的多少將丸子類制品分為特級、優(yōu)級、普通級三種,含肉量分別大于65%、55%、45%。還有一類丸子制品,含肉量很少或者根本沒有肉,但是吃起來跟肉丸子口感近似,這樣的食品被稱為仿生食品。仿生類速凍制品多是選用一定配比的大豆蛋白、淀粉、魚糜和添加劑制成。大豆蛋白可以提供蛋白質(zhì),比起真正的肉制品脂肪含量更低。經(jīng)過正規(guī)途徑生產(chǎn)、銷售的仿生類丸子,還是可以食用的,只是,在吃的時候就別再糾結(jié)里面究竟含有多少肉了。
無論是含肉肉丸還是仿生類肉丸,除了肉類或大豆蛋白,都含有淀粉和食品添加劑,含鹽量高、熱量高,人們還是要合理選擇、適量食用,這樣才能既享受美味,又營養(yǎng)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