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這本小說中,明教無疑是江湖中勢力最為龐大的,加上張無忌在內(nèi)、逍遙二仙、四大法王、五散人總共擁有十二個一流高手,更兼下屬五行旗教眾可與元朝官兵正面作戰(zhàn)。這個早年間由西方摩尼教傳過來的教派,曾經(jīng)歷了被黃裳獨自一人掀翻的黑暗時期,傳至張無忌這一代已然是第三十四任教主了,那么在后面朱元璋借助教派勢力開創(chuàng)元朝,登基為帝之后,這十二大高手最后結(jié)局都如何呢?
先來說說張無忌,少年時期就習(xí)得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兩套武功,一躍成為同輩之中最耀眼的存在,在小說之中他與父親張翠山一樣對權(quán)力并未有任何野心,面對朱元璋等元老的壓力他選擇跟隨趙敏一起隱退江湖在孤島中生活。而歷史中他的原型則是韓林兒,人稱小明王,被朱元璋當(dāng)做奪權(quán)的絆腳石而除去。
楊逍,明教的左護法。曾是前教主陽頂天最信任的下屬,親自傳授了兩層乾坤大挪移口訣給他,前期因為想做教主弄得明教四分五裂人心不齊,曾欲想將女兒楊不悔嫁給張無忌提高自己的地位,不曾想被殷梨亭捷足先登。 小說之中張無忌退隱后曾經(jīng)教主傳給了他,不過后被朱元璋從教主之位上趕了下來,金庸給他的評價語是“年老德薄”,朱元璋登基之后曾下令對明教中立過大功的兄弟盡加殺戮,楊逍作為最有競爭力的對手,新版給他的結(jié)局是被下毒而死,還是較為凄慘的。
范遙,明教的右護法,一直隱藏在汝陽王府趙敏的身邊不為人所知,一身武功有點天龍八部中逍遙派的影子,少年時期曾迷戀紫衫龍王。按照小說中塑造的形象,范遙屬于城府極深不喜權(quán)斗的人,或許會在朱元璋登基之前便脫身離開。
紫衫龍王,小說中原波斯教的圣女,只因錯愛上了韓千葉被明教所不忍,當(dāng)韓千葉中毒而死后她把罪責(zé)歸咎在明教,化妝成金花婆婆進行報復(fù),最后跟女兒一起返回總壇去,與中土明教也沒了瓜葛,所以朱元璋登基對她并沒影響。 金毛獅王,張無忌的義父,為報復(fù)成昆對他全家所犯下的錯誤,搶奪屠龍寶刀眼睛被殷素素刺瞎,在冰火島上獨居二十多年,回到中原被關(guān)在少林寺,仇恨也被三渡高僧化解,最后脫離明教加入少林寺。 白眉鷹王,張無忌的外公,陽頂天死后明教四分五裂,他選擇帶領(lǐng)心腹建立天鷹教,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時選擇重回明教。后為救謝遜與張無忌強行闖入三渡的金剛伏魔圈,內(nèi)力耗盡而死,并未活到朱元璋時期。
青翼蝠王,倚天中輕功至少排進前三的存在,被張無忌用九陽神功治好內(nèi)傷之后,不再吸食人血,當(dāng)朱元璋勢力最頂峰的時候他也選擇離開,畢竟能闖汝陽王府偷出王妃的人,若是想走沒幾個人能攔得住他。 五散人,彭瑩玉應(yīng)該是倚天最被低估的存在,他的弟子周子旺曾經(jīng)擔(dān)任過起義軍領(lǐng)袖,自號為周王,也就是周芷若的父親,在淮西的時候彭瑩玉又收了李普勝、歐普祥等為門徒,有的成為了起義軍將領(lǐng)有的在朱元璋稱帝后擔(dān)任要職,但他卻未入朝為官。鐵冠道人也是五散人之一,擅長占卜之術(shù),曾利用死囚祭文幫助朱元璋瓦解陳友諒軍心,可惜在中年的時候因病早逝。
布袋和尚說不得,武器就是一個刀槍不入的布袋,后被張無忌所破,為人處世比較淡然,當(dāng)朱元璋勢力龐大之后,他的選擇或許是找尋一處深山佛寺或是當(dāng)一個四處弘揚佛法的行僧。 冷面先生冷謙,人如其名性格喜靜不愛交際,在朱元璋登基之后,擔(dān)任太常協(xié)律郎,明朝不少廟堂樂章都出自他手。 最后來說說周顛,說話顛三倒四,不按常理行事,朱元璋得勢之后看中了周顛的才華,拉著他一起入伙南征北戰(zhàn),稱帝后周顛選擇離開,而朱元璋感念其功親自為其建亭立碑,更親筆寫下《周顛仙傳》,算是十二大高手里面結(jié)局最好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