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是中唐著名女詩人。南宋洪邁《萬首唐人絕句》中收有她的一首《贈楊蘊中》:“玉漏聲長燈耿耿,東墻西墻時見影。月明窗外子規(guī)啼,忍使孤魂愁夜永。”編選者在此詩題下還特意作注:“死后作?!贝嗽妼懙弥幸?guī)中矩,但“死后作”這幾個字讓人生疑。人死了還能作詩,豈非天方夜譚! 關(guān)于此詩,同是南宋的計有功《唐詩紀(jì)事》倒是有一段記載:“進(jìn)士楊蘊中下成都獄,夢一婦人曰:‘吾薛(濤)也?!浽娫疲骸辟浀木褪沁@首“死后作”。按照計有功的說法,這首詩是已經(jīng)故去的薛濤托夢贈給大牢中的楊蘊中的。
鬼能在夢中贈詩給活人,這當(dāng)然是無稽之談;然而有的書,如《萬首唐人絕句》,如明本《薛濤詩》,卻也一本正經(jīng)地將其錄入,可見編選者還是熱衷于此道的。
回首中國詩史,鬼詩和鬼文章一樣,竟也不時能見。溯源起來,鬼詩濫觴于春秋,晉代以后,綿綿不絕,直至唐代,似乎更盛,《全唐詩》中就有收錄。鬼詩當(dāng)然是活人假托的,不過這假托的情況很復(fù)雜,有的是想讓鬼替人代言,有的則純?yōu)橛螒蛑鳌H欢还苁钦媲槭惆l(fā)也好,游戲之作也罷;是有話要說,還是搞笑惡作劇,托鬼作詩,總讓人有點怪怪的不爽的感覺。而且,假托偽造,以假亂真,也給后世的鑒別研究帶來了困難。這首托名薛濤的《贈楊蘊中》,就是這樣的鬼詩。
寫到這里,不由得想起了《聊齋志異》卷首漁洋老人的題詩:“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