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為國考,向來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高考是對考生十幾年如一日學習成果的“檢閱”,每年全國將有幾百萬高三學子走入考場,去獨自打一場沒有硝煙的仗,它對于一個考生今后的發(fā)展走向至關重要。到今天為止,距離2019年高考滿打滿算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那么面對這么重要的考試,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才能在士氣上、策略上先下一城取得佳績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和考生所關心的,今天小白老師就和大家聊一聊,高考前的最后兩個月考生該如何備考。
第1點:時間上,合理規(guī)劃,提高效率
高考是一場時間的賽跑。時間管理是高考最后階段非常重要的議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制定學習計劃,一天下來常常會不知道自己具體學習到了什么內(nèi)容,久而久之會令人手足無措,甚至感覺荒廢掉很多時間。在最后的50多天里,我們必須做好時間規(guī)劃,分配好每天各個科目的學習任務。我建議:在每天起床以后以時間為軸線列一個每日計劃,完成一項勾選一項,這除了使安排更有條理以外,還能給人帶來成就感。特別是在備考的最后攻堅階段,所有課程都進入復習拔高階段,這種從知識鞏固上獲得的成就感更是來之不易。
第2點:心態(tài)上,保持好的心態(tài),做到不亂陣腳
高考不僅是實力的比拼,更是心態(tài)的較量。每年高考結束成績公布以后,總有那么一批學生成績比預想的要差,除了所考題目偏難以外,不外乎有些考生心理素質(zhì)較差,在考前心理上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的波動,這將是致命的。因此,舍我其誰的自信將是高考成功的不二法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每名考生來說都至關重要。因此,我建議:在最后這段時間,不管平時成績?nèi)绾?,都要以平常心來看待高考,切不可自亂陣腳。平時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復習備考上,時刻保持好的狀態(tài),增強對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只有這樣才能在考試時做到平穩(wěn)發(fā)揮。
第3點:策略上,先易后難,放棄也是一門哲學
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在最后的備考階段,一定要講求策略,切忌“通吃”,畢竟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取得更高的分數(shù)是我們首要考慮的事情,對于非常難的問題要學會適時放棄。所以,我建議:在最后鞏固階段,對于平時一直弄不懂,學不透的難點知識可以先放一放,把更多的時間用到相對容易且分值較高的部分,做到先易后難,這樣不僅能夠事半功倍,還能有效降低“難啃骨頭”給自己帶來的挫敗感,增強自信心。
第4點:方法上,多做真題,保持題感
真題是重點知識的大集合,真題之中見“真知”。很多考生在平時會采用“刷題”來保持題感,但這只適用于高三備考的中前期,最后階段采用題海戰(zhàn)術已經(jīng)對提高成績沒有太大幫助。我的建議是,多做真題,多反思,做到觸類旁通。因為重點知識就那么多,出題人會變著法的進行考察,不停地刷模擬題而沒有反思和總結反而會浪費很多時間,最后這這段時間量的累積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質(zhì)的提升和題感的培養(yǎng),而每做一遍真題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和提高。
第5點:生活上,合理膳食,勞逸結合
合理的飲食,充足的睡眠是最基本的保障。高考備考非常辛苦,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做到以上4點的基礎上,我們也需要注意調(diào)整自己的飲食結構,避免熬夜。我建議:平時少吃油膩的食物,飲食上以清淡為主,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千萬別透支自己的身體,得不償失。在復習備考的間隙,加強體育鍛煉來有效緩解疲勞,消除壓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到“利其器”,前提是健康不能出現(xiàn)任何問題。
個人觀點:高考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無比重要,它是青澀中學時代的結束,也是美好大學時代的開始,面對即將來臨的2019高考,我們再怎么好好準備都不為過,在最后的這段時間里我們要努力做到:合理規(guī)劃時間,提高效率;保持好的心態(tài),不亂陣腳;先易后難,學會適時放棄;多做真題,保持題感;合理膳食,勞逸結合。只有做到這幾點,才能無愧于我們的青春時代。當然,不管是考前還是考后擁有好的心態(tài)才是關鍵!面對高考,愿每名考生都能坦然面對,泰然處之,決心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