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yī)老劉 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來了,發(fā)熱的病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小孩,抵抗力弱,稍不注意就感冒發(fā)燒咳嗽,這可急壞了家長們。很多家長,小孩一發(fā)燒就看西醫(yī),吃美林等西藥退燒藥、輸液治療等,有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發(fā)熱反復不退,就算燒退了,也容易留個咳嗽的尾巴。發(fā)熱是臨床常見病,其實中醫(yī)治療發(fā)熱效果很好,辨證準確,多在1-2天即可退熱,且不反復。 這是一個6歲的小朋友,從小體質比較差,很容易生病,稍不注意就感冒、發(fā)燒、咳嗽,曾檢查有腺樣體肥大(堵塞后鼻孔約3/5)。此次因“發(fā)熱半天”于2018年7月21日來診。 今日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發(fā)熱,測得最高體溫39.1℃,家長予美林口服1次,體溫未降。患兒因害怕打針,拒絕看西醫(yī),堅決要求中藥治療。 查體:咽充血,雙側扁桃體三度腫大,未見明顯膿點。 急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正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8.6%升高,淋巴細胞百分比9.7%降低。 刻下發(fā)熱,稍怕冷,無明顯汗出,精神欠佳,手涼,無咽痛,無口干,不欲飲,納可。舌邊紅苔白脈細數(shù)。 診斷:發(fā)熱 四診合參,證屬太陽、少陽、陽明三陽合病。方予小柴胡湯合葛根湯加石膏。 處方如下(飲片劑量): 麻黃10g 桂枝12g 白芍10g 大棗20g 生姜9g 甘草9g 葛根15g 石膏15g 柴胡24g 黃芩10g 法半夏12g 黨參10g,1劑。 為求快速給藥,開的是顆粒劑,囑開水沖勻,分6次溫服,每2小時服1次。囑家長密切關注患兒面色、呼吸、體溫、心理改變等,若發(fā)熱時伴有呼吸急促、驚厥及神志改變等,需及時就近就醫(yī)。 約16:30服完第1次藥。無明顯汗出,稍疲倦。 18:45服第2次藥,少許汗出,精神欠佳。囑家長予生姜煮水擦身泡腳,以促汗出。 21:30服第3次藥后1小時,汗出不多,體溫40.1℃,疲倦,食粥后入睡。 22:30服第4次藥,體溫40℃。心率120-125次/分,自覺輕微不適,后消失。有汗,飲水多,小便較多,手足末端微涼。予生姜煮水擦身泡腳,繼續(xù)觀察。 第二日凌晨02:20服第6次藥后1小時,體溫39.9℃。之前最高體溫40.4℃。 05:00體溫38.9℃。手足末端變溫暖。 07:00體溫38.2℃。口咽異物感。 08:30體溫37.4℃。 2018.07.22二診 今日12:00測體溫正常。上午嘔吐4次,口干不顯,飲水欲吐,精神欠佳,舌邊尖紅苔白厚脈弦。 此時太陽表證已解,少陽證仍存,兼夾濕熱之邪,予小柴胡湯、三仁湯合方。 處方如下: 柴胡15g 黃芩9g 法半夏9g 黨參9g 大棗12g苦杏仁6g 薏苡仁15g 白蔻仁6g(打碎后下) 厚樸9g 通草3g 淡竹葉9g 滑石6g 甘草6g 生姜9g(自備)水煎內服,共1劑,煎2次,分4次小口溫服,24小時內服完。 數(shù)日后隨訪,患兒母親訴自7月22日熱退后,體溫一直正常,發(fā)熱未再反復,余亦無不適。 按 語 患兒發(fā)熱、惡寒、無汗,此為太陽表實,咽充血、扁桃體腫大、精神欠佳,脈細,此為少陽見癥,舌邊紅、脈數(shù),兼入陽明,三陽合病,方予小柴胡湯合葛根湯加石膏解表清里,和解少陽。藥后汗出發(fā)熱漸退,第二日中午體溫降至正常。但出現(xiàn)嘔吐,口干不顯,飲水欲吐,仍精神欠佳,舌邊尖紅苔白厚脈弦?!皣I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憋嬎拢噙吋饧t苔白厚,兼有濕熱之邪,遂改予小柴胡湯合三仁湯。下午雖有低熱,但服藥后體溫未再上升,第二日隨訪患兒已恢復如常。 小兒高熱,兩劑藥退燒,且無反復,可謂捷效也!臨床上,使用小柴胡湯合葛根湯治療發(fā)熱的機會非常多,只要辨證準確,退燒如神!歐陽老師在臨床上用此合方治療小兒發(fā)熱時,多用成人劑量,但是分多次溫服,以保證能夠持續(xù)給藥,同時通過控制給藥次數(shù)以防止發(fā)汗太過??傄浴氨樯頋Z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從而達到“汗出熱退”的目的。同時,可配合“溫覆被”、食熱粥、生姜煮水擦身泡腳等方法以幫助出汗。 患兒有個11個月大的弟弟,當時也發(fā)燒了,給他開了小青龍湯加石膏,一劑藥就退燒了。雖均為發(fā)熱,但是病機不同,處方用藥亦有別。然辨證精準,方證相應,均效果卓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