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淵明:世與我相違,何不委心任去留?》中,我們講到了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他曾口腹自役,幾度出仕,后感慨深愧平生之志,辭官歸隱。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東籬采菊,飲酒賦詩,將平淡的田園生活過成詩意的人生。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他的組詩作品——《歸園田居》!看他是如何化平淡為詩意的。 ◆陶淵明:官場是困住自己的囚籠,田園生活才是吾心安處。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誤落一作:誤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顛通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本性自然,少年時就不愿迎合世俗。所以在他的游宦生涯中,他感到無比的壓抑和拘束,回歸自然的田園生活就是他壓抑生活的一個救贖。他就像是籠中之鳥懷念著舊日生活的樹林,池中之魚思念著原來生活的水域一樣,懷念著他的田園生活。終于有天,他復得返自然,重歸山林,再次感受到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榆柳的樹蔭遮蓋著屋后的房檐,桃李盛放在院前。從門口遠遠望去,依稀可見遠處的村莊,還有黃昏時家家戶戶升起的裊裊炊煙,聽到從深巷中傳來的犬吠,桑樹上的雞鳴。沒有紛繁復雜的塵俗雜事,只有悠閑自得。 ◆陶淵明:我喜歡與鄉(xiāng)鄰共話田園生活的悲與喜。 《歸園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炙敝粒懵渫菝?。 陶淵明住在野外,這里人跡罕至,車馬稀少,他自由的過著自己的日子。白天可以關上柴門,在屋內(nèi)思考人生,斷絕紅塵俗世的干擾。也可以撥開雜亂的野草去和農(nóng)戶來往,相見時不談朝野,不談政事,只說彼此的農(nóng)家生活。我種的桑麻每天都在長大,我開墾的土地也越來越廣闊,只是常常會擔心霜雪突降,莊稼零落。 土地和莊稼是農(nóng)戶生存的關鍵,牽動著他們?nèi)粘I畹南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樣的生活很簡單,很真實! 附: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