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衣服要有尺寸,語言要有分寸”,在人與人交流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就是語言。話一旦出口,就如同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但是有些人卻總是說一些令人沮喪的話,而這樣的次數(shù)一旦多了,我們就最好遠離。心理學家:人品不好的人,常把這五句話掛嘴邊,不值得深交! 1、經(jīng)常把“你不行”掛在嘴邊 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這樣一些人,當你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時,他不是鼓勵你,而是淡淡地一句“你不行”,對你進行赤裸裸地打擊。比如,你們兩個人同時做一個策劃,其實你覺得自己搞得不錯,他看見后,會和你說,“這不行的”,然后自己卻模仿你的,做出他的策劃。說白了,這種人對你是嫉妒,不是你不行,而是他自己不行,但他卻不承認,用打擊別人來標榜自己,這種人還是不要交往的好。 2、再說吧 說到做到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基本原則,但是生活中我們卻很容易遇到那些給我們開空頭支票的人,這種人總是喜歡說大話,或者會為了面子答應幫助我們做一些事情,讓我們在失望之中看到一絲絲的希望。但真正等到他兌現(xiàn)的時候,他卻總是敷衍的裝作不記得或者干脆直接不承認了,說什么“再說吧”這種話。把這種話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人十有八九人品不好,要小心。 3、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犯錯誤是每個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沒有人是永遠不好犯錯的。人偶爾犯錯是可以原諒的,可就有些人,明明知錯犯錯還要裝出一副自己是無辜小白兔的樣子來說什么“對不起呀,我不是故意的”,然后下次依舊如此知錯不改。所以一個人總是把“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這句話掛在嘴邊,十有八九人品不好。 4、說話沒有最基本道德底線 道德底線就是知善惡,有良知。曾看過一個報道,是關(guān)于學生壓力過大,導致自殺的。下面有一個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刻,上面寫道:“自殺多好呀,反正中國人多,競爭壓力大,少一個人就少了一份競爭”,這個人可謂是毫無道德底線。 5、喜歡踩別人的痛點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借炫耀自己的優(yōu)點,戳別人的痛點,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優(yōu)越感。這樣的人,說話從不考慮聽者的感受,甚至肆意腳踏對方。相反,那些真正善良的人,說話的時候總是處處考慮別人,懂得分寸,這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