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物皆有情, 動物比人更深情。 報恩的大象 2012年3月4號, Fran?oise丈夫去世的第二天, 當悲痛欲絕的她 推門走出丈夫生前居住的小木屋, 徹底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 21頭大象肅穆地徘徊在門外, 不時發(fā)出哀鳴, 聲音如泣如訴。 似乎在悲傷地呼喚 它們逝去的親人。 一直兩天兩夜, 它們都不肯離開。 而這一切都源于Fran?oise的丈夫: Lawrence Anthony Anthony有很多名號:國際環(huán)保主義者,探險家,象語者,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暢銷書作家··· 但他的朋友們更愿意稱他為“瘋子”、“傻子”。 他有多瘋多傻? 1950年Anthony出生于南非第一大城市“約翰內(nèi)斯堡”,他的祖父是貧苦礦工,父親則從 辦事處小職員做起,奮斗半生建立了一家保險公司。 家族三代打拼傳承,到Anthony這一代,家族事業(yè)已做得風生水起,保險業(yè)、房地產(chǎn)全面爆發(fā),Anthony可謂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他本可以躺在父輩建立的基業(yè)上,大把賺錢,然而卻“傾家蕩產(chǎn)”做了一件傻事··· 從事房地產(chǎn)開發(fā)業(yè)務,需要云游各地,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Anthony目睹了各種偷盜獵殺。 其中有一次,他親眼撞見一頭犀牛被割角,手無寸鐵的他只能眼睜睜看著··· 因為如果他敢上前一步, 等待他的 將是和犀牛一樣的命運。 Anthony回憶道: 他永遠忘不了犀牛瀕死前 那絕望無助的眼神。 無數(shù)次午夜夢回, 他都心痛得無法入睡。 我能為它們做點什么? 這個想法始終在腦海揮之不去。 直至命運安排他跟Fran?oise相遇, 彼時,兩人同在倫敦出差, 因共享一輛出租車相識。 神奇的是, 他們分別下車后, 諾大的倫敦,第二天竟再次奇跡般偶遇。 言談間,兩人發(fā)現(xiàn)彼此有太多共同話題。他們都喜歡動物,熱愛冒險,對大自然有著天然的親和力。 Fran?oise感情細膩,她理解并安慰Anthony因為目睹犀牛被殺害,而無力上前阻止的那種絕望、心痛、懊悔。 相識不久,F(xiàn)ran?oise便認定Anthony是值得終身托付的男人,她毅然離開家鄉(xiāng)法國,嫁給Anthony并隨他去往南非。 而婚后,為了兩人共同的理想與志趣,Anthony做出了在外人看來很“傻”的一個決定: 他“傾家蕩產(chǎn)”購買了5000英畝土地,欲將其打造成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開始做一名環(huán)保主義者。 自那之后, 夫妻二人告別喧囂的城市, 居住于叢林草原的小木屋, 簡衣素食, 把省下的每一分錢 都用于野生動物的保護。 日子過得簡單辛苦, 小兩口卻感到無比的充實幸福。 “我們每天都能在園區(qū) 看到各種科學無法解釋的神奇?!?/p> 然而這種美好恬靜的日子, 被1999年的一通電話瞬間打破。 電話那頭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克魯格國家公園打來的,工作人員憤恨地告訴Anthony: 園區(qū)的象群因受到非法獵人的伏擊,受到驚嚇,焦躁不安發(fā)狂似地四處破壞,已經(jīng)威脅周邊小鎮(zhèn)居民的人身安全。 如果沒有保護區(qū)愿意接收它們,這群大象的最終下場將是:全部被射殺。 Anthony一聽就急了,雖然他和妻子從沒養(yǎng)過大象的經(jīng)歷,但他們決不能接受如此聰慧的動物因為人類的過錯被殺害。 他已經(jīng)目睹了太多的悲劇,先前痛苦的記憶瞬間再次涌上心頭。 掛掉電話,Anthony和妻子爭分奪秒,發(fā)瘋似地籌措資金,聯(lián)系運輸車輛,打算將象群運回自家保護區(qū)。 然而還沒等他們動身, 意外又來了。 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 再次來電并告知Anthony: 我本以為把帶頭“鬧事”的群象首領射殺, 它們會安靜下來。 誰知象群現(xiàn)在更加焦躁, 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受控制的局面, 并向村鎮(zhèn)進發(fā)。 如果你再不來, 象群將馬上被射殺。 再也容不得一絲耽擱, Anthony和妻子帶領車隊, 火速前往。 此時僅剩的7頭大象, 因受驚嚇,充滿怒氣焦躁異常。 而不遠處, 十幾桿槍正對準它們, 象群一旦再次發(fā)動攻擊, 迎接它們的將是集體死亡。 此情此景, 讓Anthony悲憤不已, 他奮不顧身地跳下車, 沖向持槍的工作人員: “象群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糟糕了, 你們怎么忍心讓它們受到更多創(chuàng)傷。” 說完, 他不知哪來的勇氣, 一個人安靜地走向象群新首領“娜娜” 他站在娜娜面前, 用聲音祈求娜娜安靜下來, 用肢體語言安撫娜娜放松。 “我知道它不懂英語, 但那一刻我卻堅信, 我的善意它能感受到?!?/strong> 娜娜和他對峙了幾分鐘, 所有人都為Anthony緊張到窒息, 因為一旦娜娜發(fā)怒, 他的生命將隨之葬送。 神奇的是, 幾分鐘的對峙過后, 象群在娜娜的帶領下 奇跡般安靜下來, 它似乎聽懂了Anthony的話, 愿意信任這個初次見面的人類朋友。 當天,4頭成年公象、母象,3頭小象,在三輛巨大鉸鏈卡車的協(xié)助下,來到Anthony和妻子的保護區(qū)。 Anthony這才松了口氣:九死一生,總算把你們救下了。誰知來到陌生環(huán)境的這群家伙,根本就不領情。 它們一刻不停地想逃離。 為了逃出保護區(qū),這群聰明的家伙,合力將9米高的樹推到,而且恰巧砸開保護區(qū)的圍欄。 如此一來,一家老小大搖大擺地順利逃跑,“這幫傻孩子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危險。” 為了讓它們留下來,夫妻倆近10天的時間,幾乎沒合眼。雖然精神臨近崩潰的邊緣,但 Anthony舍不得對這幫“孩子”發(fā)火。 他一天天耐心地守護在圍欄外, 給大象唱歌,講故事, 直至聲音嘶啞也在所不惜。 “它們受到了精神創(chuàng)傷, 或許這輩子都不會再信任人類。 但我相信如果你愿意花時間耐心地去做, 你可以跟動物建立某種連接?!?/p> 而奇跡,就那樣毫無征兆地在一個炎熱的下午發(fā)生。 Anthony沖進小木屋興奮地對妻子說:“你絕對不會相信剛才發(fā)生了什么,娜娜的鼻子穿過圍欄,輕輕地摸了摸我的手。” 或許正是那一刻, 象群接納了Anthony。 它們不再千方百計地逃離, 而是安心待在保護區(qū)。 每次Anthony開車巡邏, 它們老早就捕捉到聲音和氣息, 歡快地叫著向他靠近。 Anthony會向娜娜講講發(fā)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包括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中東最大的巴格達動物園遭難,700只珍稀動物只有35只在轟炸中幸存,而他不顧生死跟美軍交涉,斥巨資用雇傭兵搶救下這僅有的35只動物。 包括2006年剛果動亂中,他跟反叛組織領導人溝通,懇求他們不要殺害舉世罕見的北方白犀牛。 十幾年下來,犀牛、斑馬、熊、鬣狗、獅子、老虎···他拯救的動物不計其數(shù),每一次拯救都有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他平靜地講,娜娜耐心地聽,時不時用鼻子蹭蹭他。 Anthony原以為,他會陪伴自己的愛人,守著這幫“孩子們”,安靜地過完一生。 誰知不幸卻早早降臨,或許幾十年下來他太累了,2012年3月,年僅61歲的他,在一場“提升國際對犀牛偷獵危機的認知”晚宴演講中,他因突發(fā)心臟病離世。 妻子聽聞這一消息, 幾乎要暈厥過去。 但她不得不頂著巨大的悲痛, 為丈夫料理后事。 然而眼中的淚痕還未干, 她又被一幫大家伙惹得 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丈夫去世第二天, 推開門的那一刻, 她看到21頭大象, 整整齊齊地守在木屋外。 時不時發(fā)出的哀鳴聲, 聽了都讓人落淚心疼。 這群笨重的大家伙, 顯然是感受到“親人”去世的氣息, 所以不辭辛苦, 經(jīng)過12多個小時的遷移, 趕來追悼它們的親人。 “它們在木屋門前坐立不安, 眼角留著‘淚’, 那是它們在感受到壓力, 緊張無措時才會分泌的液體?!?/p> 一連兩天兩夜, 它們都不肯離去。 仿佛是想多陪一會Anthony 替他守護他的妻子、親人。 那一刻在木屋里泣不成聲的Fran?oise, 感到無比的幸福與安心。 更讓人震驚的是, 2013年3月4號, 21頭大象再次齊聚木屋前, 如果說這只是巧合, 那2014年,2015年··· 每年的同一天歸來, 顯然已無法解釋。 大象歸來悼念主人, 似乎在表示他們沒有忘記Anthony的恩情。 “主人,我們回來了, 你去哪了?” 我們自詡為高等動物, 比其他動物都聰明。 但這些“笨笨”的動物 卻比人類更長情。 它們認定了便是一生, 認定了只會傻傻地愛著。 本文參考資料: nytimes.com 《巴格達動物園救世主勞倫斯安東尼死于61歲》 Wiki、CBC《大象哀悼它們的人類朋友》 Guideposts《大象還記得那個拯救它們的人》 悉尼印象《數(shù)十只大象,集體淚別它們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