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亞楠 編 / 袁月 【搜狐健康】中國有句老話叫“小酒怡情,大酒傷身”,可見對于“適度喝酒”,大眾的接受度很高,甚至認為是有利健康的,事實真的如此嗎?近日,《柳葉刀》的最新研究駁斥了這一說法,研究明確證明:輕度或適度飲酒并不能預防中風,每天攝入10—20克的酒精,中風風險增加10—15%。 都知道過量飲酒會增加卒中發(fā)生率,但少量或適度飲酒和卒中發(fā)生之間的關系一直沒有定論,甚至有研究證明:每日飲用1—2杯酒精飲品可以預防中風。 到底該不該每日小酌幾杯呢?來自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針對中國50多萬男女的大型合作研究,該研究涉及我國10個省(區(qū)),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前瞻性人群隊列研究之一。 基因決定是否能喝酒 該研究是利用遺傳學的方法,著眼于檢測兩個遺傳變異位點(rs671和rs1229984)。 這兩個遺傳變異在東亞人群比較常見,有這些變異基因的人飲酒后就會出現酒后潮紅反應,也就是喝酒臉紅,它們可顯著降低機體對酒精的耐受度,讓人們的飲酒量大大減少。 另外,在受孕過程中,這兩個影響遺傳變異位點是被隨機分配到每一個個體,并伴隨其終生,并且這些遺傳變異與后天的其它生活方式(如吸煙,運動,飲食等)和環(huán)境因素無關。 所以用這兩個遺傳變異可以用來研究酒精攝入對于健康影響的直接因果關系。 適量飲酒,中風風險升高10%—15% 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收集了中國50多萬名成年人的飲酒情況,并且對其進行了長達十年的隨訪,其中約1萬名男性患中風。研究人員還對16萬名調查對象,進行了兩個遺傳變異位點(rs671和rs1229984)的檢測。 研究發(fā)現:輕度或適度飲酒對中風沒有任何保護作用。適量飲酒的人(每天攝入10—20克的酒精),中風風險增加10—15%。對于重度飲酒者,平均每天每增加四個單位飲酒量,卒中的風險平均增加三分之一(35%)。 據統(tǒng)計,我國中風所致的死亡人數超過任何其他疾病種類。據這項研究估算,中國男性人群中8%的缺血性卒中和16%的出血性卒中可直接歸因于飲酒。 研究結果適合于全球人群 對于研究結果,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表示,在西方人群中幾乎沒有顯著影響酒精代謝的遺傳變異,因此難以開展類似研究。該研究所揭示的在東亞人群中酒精對中風的影響,應該適用于全球其他人群。同樣,盡管該研究人群主要以飲用白酒為主,但研究結論同樣也適用于其他類型的酒。 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納菲爾德人口健康系教授陳錚鳴表示,研究結論否定了“適度飲酒具有保護作用”的觀點,“至少對于中風是如此。但對于心臟病,我們目前的研究發(fā)現還難以完全定論。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收集更多的研究數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