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籠包是上海、南京、常州、無錫等江南一帶的特色小吃,它皮薄餡嫩,具有一吮滿口汁、味鮮不油膩的特色。傳說多次下江南的乾隆一次乘船經(jīng)過無錫時,品嘗了當?shù)氐男』\饅頭后贊嘆不已,之后小籠包就名聲鵲起廣為傳流了。相信造型小巧可人、口感鮮嫩香滑的小籠包也是許多人的大愛,估計除了怕胖的愛美人士,誰也拒絕不了它色、香、味、形的全方位的強烈誘惑吧。 
正宗的小籠包選用上等面粉制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的特色。咱自家做達不到那么高的水準,不過換個吃法,顛覆一下傳統(tǒng),用生煎的方法來吃小籠包,重新感受一下小籠包的魅力吧。

咱可是名符其實的小籠包呵,包子僅比普通飲料瓶蓋大那么一圈,一口一個哈。

餳發(fā)面團,面粉中放點鹽將面揉成團,靜置餳發(fā)二三個小時。面團不能太軟,需偏干硬些。且餳發(fā)時間越長,面團越松軟,越容易搟開。(用發(fā)酵的面團也可以制作,面皮會更松暄。不想發(fā)酵用生面就用開水和面,即燙面法餳發(fā)面團)

切成一個個小劑子

搟成薄薄的面片

面片越薄越好,小籠包就會更加晶瑩剔透,惹人喜愛
包上肉餡合籠,褶皺越多越好,越多越漂亮,達到18個褶子的話就是天津“狗不理包子”了 。

小籠包子成形了,雪白粉嫩,玲瓏小巧呵

再來一個柳葉形的變身版
合照
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