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吳茱萸湯
1、組成: 吳茱萸、生姜、人參、大棗
2、功用: 溫中補(bǔ)虛,降逆止嘔。
3、主治: 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冷,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4、配伍特點(diǎn): 溫中與降逆并施,寓補(bǔ)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bǔ)虛,降逆止嘔之效。
(二)大建中湯 1、組成: 蜀椒、干姜、人參。
2、功用: 溫中補(bǔ)虛,降逆止痛。
3、主治: 中陽(yáng)衰弱,陰寒內(nèi)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jiàn)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手足厥冷,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
4、配伍特點(diǎn): 方中蜀椒溫脾胃,助命火,散寒止痛,為君藥。以辛熱之干姜辛熱,溫中散寒,助蜀椒散寒之力;飴糖溫補(bǔ)中虛,緩急止痛,助蜀椒止痛之功,共為臣藥。人參補(bǔ)脾益氣,配合飴糖重建中臟,為佐藥。
(三)黃芪桂枝五物湯 1、組成: 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
2、功用: 益氣溫經(jīng),和血通痹。
3、主治: 血痹。肌膚麻木不仁,脈微澀而緊。
4、配伍特點(diǎn): 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傷正,邪正兼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