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學習格律詩筆記(連載之九)

 江山攜手 2019-04-10

學習格律詩筆記(連載之九)

學習格律詩筆記(連載之九)

②小拗與孤平拗救同時并用:例如:

送人東游                 溫庭筠

(huāng)(shù)(luò)(huáng)(),(hào) (rán) ()()鄉(xiāng)(xiāng)()。(小拗、孤平救;“離”一字救兩拗)

(gāo)(fēng)(hàn)(yáng)(),(chū)()(yǐng)(mén)(shān)。

(jiāng)(shàng)()(rén)(zài),(tiān)()()(zhào)(hái)。(小拗救)

()(dāng)(zhòng)(xiāng)(jiàn)(zūn)(jiǔ)(wèi)()(yán)。(“重”讀chóng,再一次)

溫庭筠的《送人東游》為五律仄起仄收式,共八句。其平仄格律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首聯(lián)出句的第三字“落”(luò)為仄聲字,拗了,系小拗,故對句中的第三字用“離”(lí)平聲字來補救;同時,對句中第一字“浩”(hào)為仄聲字(必須用平聲字),拗了,系孤平拗句,要用第三字(取平聲)來拗救,現(xiàn)在第三字“離”(lí)已是平聲字,等于已經(jīng)救了?!半x”字起了一字救兩拗的作用。這是小拗與孤平拗救同時并用。頸聯(lián)出句中的第三字“幾”(jǐ)字為仄聲字,拗了,系小拗,故對句中的第三字用“孤”(gū)平聲字來補救。這是小拗救。

例:                新城道中(選一)        

東風(dōngfēng)(zhī)()()(shān)(háng),(chuī)(duàn)(yán)(jiān)()(yǔshēng)。

(lǐng)(shàng)(qíng)(yún)()()(mào),(shù)(tóu)初日(chūrì)(guà)(tóng)(zhēng)。

()(táo)(hán)(xiào)(zhú) ()(duǎn),()(liǔ)()(yáo)(shā)(shuǐ)(qīng)。(“竹”為入聲字,小拗、孤平救;“沙”一字救兩拗)

西()(yān)(rén)(jiā)應(yīng)(yìng)(zuì)()(zhǔ)(kuí)(shāo)(sǔn)(xiǎng)(chūn)(gēng)。(“崦”讀yǎn

蘇軾的《新城道中(選一)》為七律平起平收式,共八句。其平仄格律是“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頸聯(lián)的出句即第五句中的第五字“竹”(zhú)為仄聲字(系入聲字,應(yīng)為平聲字),拗了,系小拗,故在對句第五字用“沙”(sh?。┢铰曌郑☉?yīng)為仄聲字)來補救;同時,對句中第三字“自”(zì)為仄聲字(必須用平聲字),拗了,系孤平拗句,要用第五字(取平聲)來拗救,現(xiàn)在第五字“沙”(sh?。┮咽瞧铰曌?,等于已經(jīng)救了?!吧场弊制鹆艘蛔志葍赊值淖饔?。這是小拗與孤平拗救并用。

③小拗、大拗同時并用:例如:

登樂游原            李商隱

(xiàng)(wǎn)()()(shì),驅(qū)()(chē)(dēng)()(yuán)。(小拗、大拗并用;“登”一字救兩拗)

()(yáng)()(xiàn)(hǎo)(zhǐ)(shì)(jìn)(huáng)(hūn)。

李商隱的《登樂游原》為五絕仄起仄收式,共四句。其平仄格律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首聯(lián)的出句第三字“意”(yì)為仄聲字,拗了,系小拗,故對句的第三字用“登”(dēng)平聲字來補救;又同聯(lián)出句中的第四字“不”(bù)為仄聲字,拗了,系大拗,故對句的第三字用“登”(dēng)已經(jīng)是平聲字,等于已經(jīng)救了?!暗恰弊制鹆艘蛔志葍赊值淖饔?。這是小拗、大拗雙救并用。

小拗、大拗、孤平拗救同時并用:例如:

                                           

(zhì)()() ()(yuǎn),(yòu)(fēi)(zhū)()(zhuāng)。(小拗、大拗、孤平救;“珠”一字救三拗)

()()(yǒu)()(guài),(měi)()()(guāng)(máng)

()()()(téng)(shàng),(lóng)(shēn)(níng)(jiǔ)(cáng)。(小拗救)

(fēng)(chén)()(wèi)(),(chí)()(fèng)(míng)(wáng)。

杜甫的《蕃劍》為五律仄起仄收式,共八句。其平仄格律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首聯(lián)出句中的第三字“自”(zì)為仄聲字,拗了,系小拗,故對句中的第三字用“珠”(zhū)平聲字來補救;又首聯(lián)出句中的第四字“僻”(pì)為仄聲字,拗了,系大拗,故對句中的第三字用“珠”(zhū)平聲字來補救;同時,對句中第一字“又”(yòu)為仄聲字(必須用平聲字),拗了,系孤平拗句,要用同句中第三字(取平聲)來拗救,現(xiàn)在第三字“珠”(zhū)已是平聲字,等于已經(jīng)救了。“珠”字起了一字救三拗的作用。這是小拗、大拗與孤平拗救并用。頸聯(lián)出句中的第三字“必”(bì)字為仄聲字,拗了,系小拗,故對句中的第三字用“寧”(níng)平聲字來補救。這是小拗救。

注:首聯(lián)出句“致此自僻遠”為連續(xù)5個仄聲字,這是少見的,但經(jīng)過拗救是允許的。

說明:唐人善用拗救的格律,故唐詩中拗救的情況相當常見。宋代以后,除蘇軾、陸游幾個大家外,就很罕見了。我們了解拗救的目的,就是在學格律詩的時候,不要認為變格詩不符合絕句和律詩的平仄格律,我們就棄用它。拗救和變格,都是格律詩不可缺少的部分,決不是可有可無的。研究詩詞格律的權(quán)威——北大王力教授有一個比喻很好,他說:“詩律必須兼談拗救,這等于法律上的‘但書’:‘但書’應(yīng)認為是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東西。”他又說:“拗而能救,就不是病?!?/span>

總結(jié):

拗救和變格共有8種情況,本句自救兩種(孤平及特拗句,不算特型句式的自救)、對句相救無孤平拗救的三種(大拗,小拗,大拗與小拗同時并救,不算同位相救)、對句相救有孤平拗救的三種(孤平與大拗,孤平與小拗,孤平與大拗、小拗同時并救)。以五言為例如下所示(七言可類推):

——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平平仄仄平(首字不帶圈)

拗救為:  仄平(本句自救,首拗三救)

——特拗句及其自救(僅限于尾聯(lián)出句)

原平仄為:平平仄仄(尾聯(lián)出句)

拗救為:  仄(本句自救,尾聯(lián)出句四拗三救)

——大拗必救(對句救出句,無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拗救為:  仄平仄,平平,(出句四拗,對句三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對句救出句,無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拗救為:  平仄,平平,(出句三拗,對句三救)

——大拗、小拗同時并救(對句救出句,無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拗救為:  仄,平平(出句三、四拗,對句三救)

——孤平與大拗同時并救(對句救出句并自救,有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拗救為:  仄平仄,(出句四拗、對句首拗,對句三同時救)

——孤平與小拗同時并救(對句救出句并自救,有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拗救為:  平仄,(出句三拗、對句首拗,對句三同時救)

——孤平與大拗、小拗同時并救(對句救出句并自救,有孤平拗救)

原平仄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拗救為: 仄,(出句三、四拗、對句首拗,對句三同時救)

這樣一來,五言(七言類推)除基本格式的四種情況外,在以下五種情況下也可成詩:

       平平仄平(孤平拗救句,首拗三救)

       平仄平仄(特拗句自救,尾聯(lián)出句四拗三救,僅用于尾聯(lián)出句)

       仄仄平仄仄(大拗句,出句四拗,對句三救,可允許有四個仄聲字)

       仄仄仄平仄(小拗句,出句三拗,對句三救,可允許有四個仄聲字)

       仄仄仄仄仄(大、小拗并用句,出句三、四拗、對句首拗,對句三同時救,此句可允許有五個仄聲字)

現(xiàn)舉一些拗救的例子來看:

——“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春有寒》)此句為五言“平平仄仄”句型(押韻句)。第一字“北”為仄聲,為避免孤平,第三字選平聲的“江”字來救。

——“未到曉鐘猶是春”(賈島《三月晦日送春》)此句為七言“仄平平仄仄”句型(押韻句)。第三字“曉”(xiǎo)為仄聲(應(yīng)為平聲字),拗了;故用本句中第五字“猶”(yóu)作為救,也就沒有毛病了。這叫“孤平拗救”。

——“誰能共公子,薄暮欲俱還”(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詩中的“誰能共公子”一句,其平仄格律為“平平仄仄”。句中的第四字“公”(gōng)為平聲字,拗了,故第三字用“共”(gòng)仄聲字來補救。這叫四拗三救。這種“特拗”句式,多數(shù)用于尾聯(lián)的出句。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詠懷古跡》)此聯(lián)的平仄格律為“平平仄仄,仄仄平”。出句第六字“胡”(hú)應(yīng)仄而平,故用第五字“作”(zuò)應(yīng)平而仄來補救。這叫六拗五救。這也是“特拗”句式,用于尾聯(lián)的出句。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贈孟浩然》)此聯(lián)為五律仄起仄收式的首聯(lián),其平仄格律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中的第三字“孟”(mèng)應(yīng)平而仄,拗了,系小拗,用對句中的第三字該仄而平的“天”(tiān)字去救。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溫庭筠《送人東歸》)此聯(lián)為五律仄起仄收式的首聯(lián),其平仄格律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中的第三字“落”(luò)應(yīng)平而仄,拗了,系小拗,用對句中的第三字該仄而平的“離”(lí)字去救。又對句第一字“浩”(hào)應(yīng)平而仄,犯孤平,故第三字選平聲“離”(lí)字來救。這叫做孤平拗救。這一聯(lián)的出句和對句,既是本句自救,又相互而救,叫做“孤平與小拗同時并救”。對句的“離”字起了一字雙救的作用。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白居易《放言》其一)此句為七律平起平收式的頸聯(lián),其平仄格律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第一字“草”(cǎo)應(yīng)平而仄,第三字“有”(yǒu)應(yīng)仄而平。按格律并不構(gòu)成拗句,用不著去救。詩人有意無意這樣作,純屬“錦上添花”之舉(這叫“特型句式”的自救)。

    拗救和變格是格律詩調(diào)節(jié)平仄的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上面舉的例子僅僅是一些基本的、現(xiàn)在格律詩仍沿用的一些規(guī)則。此外,還有所謂“拗句格”,就是半拗半合律的詩,例如崔顥《黃鶴樓》一詩,首聯(lián)、頷聯(lián)平仄失對,四句都有拗字,拗了也不救,不合律;還有“拗律”(又叫拗體詩),就是律詩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不能有一句律句),例如杜甫的《崔氏東山草堂》:“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有時自發(fā)鐘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盤剝白鴉谷口栗,飯煮青泥坊底芹。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句句皆拗,一拗到底,也不救。但這些“拗句格”、“拗律”,宋以后很少有人做了?,F(xiàn)代人寫格律詩也不宜采用。
(未完待續(xù))

學習格律詩筆記(連載之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