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名家詩詞,聆聽名家心聲,領(lǐng)略名家風采。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 本文來源于:古詩文賞析gswsx.cn 寄東魯二稚子 【唐】李白 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 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復(fù)茫然。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 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 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 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譯文】 吳地的桑葉已經(jīng)碧綠,吳地的蠶兒已經(jīng)三眠。 我的家室遠寄東魯,我家的田地誰人勞作? 我欲春日耕種已趕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 南方來風吹著我的思鄉(xiāng)之心,飛墮在家鄉(xiāng)的酒樓門前。 樓的東邊有一株桃樹,枝條高聳被青煙籠罩。 這株桃樹是我臨行時所栽,一別至今已是三年。 桃樹如今與酒樓一樣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 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折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 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嘩嘩如同泉水流淌。 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jīng)與姐姐一樣高了。 他倆并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 想到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 撕片素帛寫下遠別的心懷,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漢陽之川。 【注釋】 點擊右邊的按鈕,可以向下滑動,閱讀全文 ⑴東魯:即今山東一帶,春秋時此地屬魯國。 ⑵吳地:即今江蘇一帶,春秋時此地屬吳國。 ⑶三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其狀如眠;蠶歷經(jīng)三眠,方能吐絲結(jié)繭。 ⑷龜陰田:龜山北邊的田地。《左傳·哀公十年》:齊國歸還魯國龜陰田。杜預(yù)注:“泰山博縣北有龜山,陰田在其北也。”這里借此指李白在山東的田地。 ⑸春事:春日耕種之事。 ⑹酒樓:據(jù)《太平廣記》所載,李白在山東寓所曾修建酒樓。 ⑺拂青煙:拂動的青煙,形容枝繁葉茂狀。 ⑻向三年:快到三年了。向:近。 ⑼旋:還,歸。 ⑽“嬌女字平陽”:此句下一作“嬌女字平陽,有弟與齊肩。雙行桃樹下,折花倚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⑾撫背:撫摩肩背;長輩對晚輩的撫愛舉動。 ⑿之失次第:失去了常態(tài),指心緒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態(tài),次序。 ⒀裂素:指準備書寫工具之意。素,絹素,古代作書畫的白絹。 ⒁之:到。汶陽川:指汶水,因汶陽靠近汶水故稱。 【鑒賞】 天寶三載(744),李白因在朝中受權(quán)貴排擠,懷著抑郁不平之氣離開長安,開始了生平第二次漫游時期,歷時十一年。這一時期,他以梁園(今河南開封)、東魯為中心,廣泛地游覽了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這首詩,就是他在游覽金陵(今南京)期間寫的,可能是作于天寶七載。 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懷詩,詩人以生動真切的筆觸,抒發(fā)了思念兒女的骨肉深情。詩以景發(fā)端,在我們面前展示了“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吳地”(這里指南京)桑葉一片碧綠,春蠶快要結(jié)繭的情景,描繪得清新如畫。接著,即景生情,想到東魯家中春天的農(nóng)事,感到自己浪跡江湖,茫無定止,那龜山北面的田園由誰來耕種呢?思念及此,不禁心憂如煎,焦慮萬分。詩人對離別了將近三年的遠在山東的家庭,田地,酒樓,桃樹,兒女,等等一切,無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對自己的兒女更傾注了最深摯的感情。“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他想象到了自己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玩耍的情景,他們失去了母親(李白的第一個妻子許氏此時已經(jīng)去世),現(xiàn)在有誰來撫摩其背,愛憐他們呢?想到這里,又不由得心煩意亂,肝腸憂煎。怎么辦呢?那就取出一塊潔白的絹素,寫上自己無盡的懷念,寄給遠在汶陽川(今山東泰安西南一帶)的家人吧!詩篇洋溢著一個慈父對兒女所特有的撫愛、思念之情。 這首詩一個最引人注目的藝術(shù)特色,就是充滿了奇警華贍的想象。 “南風吹歸心,飛墮酒樓前”,詩人的心一下子飛到了千里之外的虛幻境界,想象出一連串生動的景象,猶如運用電影鏡頭,在我們眼前依次展現(xiàn)出一組優(yōu)美、生動的畫面:山東任城的酒樓;酒樓東邊一棵枝葉蔥蘢的桃樹;女兒平陽在桃樹下折花;折花時忽然想念起父親,淚如泉涌;小兒子伯禽,和姐姐平陽一起在桃樹下玩耍。 詩人把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的形象和神態(tài)都想象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罢刍ㄒ刑疫叀保∨畫蓩茓寡诺纳駪B(tài)維妙維肖;“淚下如流泉”,女兒思父傷感的情狀活現(xiàn)眼前;“與姊亦齊肩”,竟連小兒子的身長也未忽略;“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一片思念之情,自然流瀉。其中最妙的是“折花不見我”一句,詩人不僅想象到兒女的體態(tài)、容貌、動作、神情,甚至連女兒的心理活動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寫,可見想象之細密,思念之深切。 緊接下來,詩人又從幻境回到了現(xiàn)實。于是,在藝術(shù)畫面上我們又重新看到詩人自己的形象,看到他“肝腸日憂煎”的模樣和“裂素寫遠意”的動作。誠摯而急切的懷鄉(xiāng)土之心、思兒女之情躍然紙上,凄楚動人。 毋庸置疑,詩人情景并茂的奇麗想象,是這首詩神韻飛動、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過去有人說:“想象必須是熱的”(艾迪生《旁觀者》),意思大概是說,藝術(shù)想象必須含有熾熱的感情。我們重溫這一連串生動逼真、情韻盎然的想象,就不難體會到其中充溢著怎樣熾熱的感情了。如果說,“真正的創(chuàng)造就是藝術(shù)想象的活動”(黑格爾語),那么,李白這首充滿奇妙想象的作品,是無愧于真正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賈文昭)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