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會陪伴你一生,而有些人只是生命的過客。時光匆匆,因為一首詩邂逅一個人,如沐春風(fēng),不管你留下過什么,只希望我轉(zhuǎn)身時還能遇見你。 而總有一首詩,總會讓你想起一個人。 一首詩,有時是一種相思
是怎樣的相思啊,孤燈難眠,只能對月長嘆,然而“美人”(詩人的理想)卻如隔云端,遙不可及,長相思,在長安,摧心肝。 一首詩,有時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
陸游努力壓抑自己的感情,看著桃花飛落,池閣寂寞,仿佛想起往日的海誓山盟,可今日連封書信也難以托寄。于是不禁感嘆說“莫莫莫”:早知今日如此傷心,還不如當(dāng)初就不相逢。 而我們也仿佛體會到蘇軾那既悲憤又無從宣泄、既憐惜又無從表達(dá)的復(fù)雜感受。 一首詩,有時是對愛情的偏執(zhí)
詩人元稹說:雖然現(xiàn)在不能在一起,但曾經(jīng)相伴的時光確實不能忘懷。人世間,有多少陰差陽錯的有情人,因為這一句而淚如雨下。 一首詩,有時是一場美好的邂逅
據(jù)傳:崔護(hù)到長安參加進(jìn)士考試落第后,在長安南郊偶遇一美麗少女,次年清明節(jié)重訪此女不遇,于是題寫此詩。 這段邂逅太美好,卻沒有了后文,不免讓人有些遺憾。 一首詩,有時是溫潤如玉的先生
錦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即使這樣它的每一弦、每一音節(jié),都表達(dá)了對那美好年華的思念。 所見之處,到處都是曾經(jīng)聯(lián)袂翩躚的身影,一個癡情單薄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放到如今,肯定也是一位溫潤如玉的先生吧。 一首詩,有時是失而復(fù)得的力量
“侯門一入深如?!?,是詩人的煩惱,也是老百姓才有的煩惱。聽聞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后卻被賣給顯貴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后來于頔讀到此詩,便讓崔郊把婢女領(lǐng)去,傳為詩壇佳話。 有一首詩,有時是喜出望外的喜悅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首詩,有時是婦孺皆知的經(jīng)典
天寶十二年,張繼中了進(jìn)士;十四年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當(dāng)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因而不少文士紛紛逃到蘇、浙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xiāng)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lǐng)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yuǎn)的小詩。 一首詩,有時是一種迫切的思鄉(xiāng)
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dá),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王灣那時,真的很想家吧? 一首詩,有時是令人艷羨的友情
開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相會。 幾天后,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一首詩,有時是一種孤篇橫絕的氣勢
一首詩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孤篇壓全唐”! 聞一多先生曾說: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贊嘆是饒舌,幾乎是褻瀆! 在六朝浮華文風(fēng)的籠罩下,即使是“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初唐四杰”,其實只來得及向盛唐氣象探了一個小手。 真正把大唐引進(jìn)詩歌朝代的,也許正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