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統(tǒng)治者“醒掌天下權(quán),醉臥美人膝”,中世紀走到另一極端。人生之要義,是理解上帝代表的“真”。圣母被稱為西方的“觀音”,盧浮宮著名的讓娜圣母像,也是盛放圣物的寶器 ,慈祥悲憫,哀戚動人。無名的工匠,用金銀錘揲出絲綢般柔滑的質(zhì)感。 紫禁城與盧浮宮,“顏值高”、“有擔當”。當二者同框,自有萬種風情萬千氣象。2011年度“最佳長紀錄片”——《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從第6集開始,跨越了1600余年的漫長時光,展現(xiàn)中世紀、文藝復(fù)興、古典主義、浪漫主義風貌,演繹巴洛克、洛可可等風情。 公元5--15世紀的歐洲千年,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诮痰膭萘o處不在,戰(zhàn)爭瘟疫災(zāi)荒頻發(fā)。教堂的雕刻充滿象征意味:十字架—基督教、魚—基督、蛇—罪惡與誘惑、蘋果—原罪、鴿子—圣靈、百合花—純潔。 羅馬的統(tǒng)治者“醒掌天下權(quán),醉臥美人膝”,中世紀走到另一極端。人生之要義,是理解上帝代表的“真”。圣母被稱為西方的“觀音”,盧浮宮著名的讓娜圣母像,也是盛放圣物的寶器 ,慈祥悲憫,哀戚動人。無名的工匠,用金銀錘揲出絲綢般柔滑的質(zhì)感。 教堂的尖頂直刺云天,“就像把自己的心靈,提升到神靈那里”(黑格爾);東方的廟宇在綠水青山間若隱若現(xiàn)?!坝赀^青峰潤,樹重禪寺幽”。圣母承擔人間的苦難,觀音普度眾生困厄。古人供奉舍利,用八重寶函、捧真身菩薩,工藝水平之高,裝飾之精美繁復(fù),令人嘆為觀止。 通過達芬奇和倪瓚不同色彩的樹,比對兩位天才畫家各自的藝術(shù)趣味和人生之旅。達芬奇筆下的樹,酷肖自然;倪瓚的“心中之樹”,線條舒朗,逸筆草草?!肚锿ぜ螛鋱D》被后世稱作畫中“逸品”?!帮L雨蕭條晚作涼,兩株嘉樹近當窗...臨流染翰摹幽意,忽有沖煙白鶴雙”。究竟是煙如白鶴,還是白鶴如煙,無窮意味,引人遐想。 有人戲謔地說,人群像覲見教皇那樣,接受著《蒙娜麗莎》的“檢閱”。幾百年來,《蒙娜麗莎》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猩猩版、憨豆版、自拍版,霧霾版......杜尚和達利都留下了戲筆:變幻服飾,添上胡子;博特羅讓她“發(fā)?!保A人藝術(shù)家嚴培明讓她“離世”——《蒙娜麗莎的葬禮》。仿佛原作的“影子”:灰白的色調(diào),流淚的女神,濕淋淋的東方水墨韻味。 巴洛克一詞最早源于葡萄牙語(BARROCO),意為“不圓的珍珠”。后來代指17世紀風行于歐洲的藝術(shù)風格。畫家倫勃朗通過聚光呈現(xiàn)立體的形象,啟發(fā)了后世的攝影師。倫勃朗名作《尼古拉?特爾普教授的解剖課》、《夜巡》,突破了群體肖像畫呆板的樣式,將人物神情處理得逼真生動。盧浮宮的倫勃朗展廳著名的《牛肉》,筆觸充滿了寫意性。大師后來成了畫壇“看客”,只好一遍又一遍地畫自己。 2017年,八大山人朱耷的《孤禽圖》拍出了6272萬元人民幣,被稱為“史上最貴的一只鳥”。朱耷本是明皇室之后,亡國之恨喪亂之痛,給藝術(shù)家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時乖運蹇,他借呆魚怪鳥的“白眼”睥睨著世事滄桑人情冷暖。八大山人畫境,孤寂冷清、孤拔超絕,像宣泄在紙上的“心靈獨白”,“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 洛可可藝術(shù)(Rococo),是18世紀產(chǎn)生于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盛行于路易十五統(tǒng)治時期,又稱作“路易十五式”:輕快、精致、細膩、繁復(fù)。18世紀,紫禁城里,中國的皇帝把玩著精巧的西洋器物;遙遠的歐羅巴,與中國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洛可可風”,從法國吹向整個歐洲大陸。 洛可可大師的畫作,以布歇的中國題材系列最為著名:《中國皇帝上朝》、《中國市集》、《中國花園》。在巴黎普通家庭的壁柜上,放置著中國瓷器及彌勒佛。布歇的畫作,是對中國的想象和“誤取”。如中國古典詩,“生于中國,死于中國”(木心),翻譯之后,韻味盡失。藝術(shù)家谷文達用中西合璧的裝置藝術(shù)《天堂紅燈茶宮》、《聯(lián)合國人間》等,生動地表述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融合。 “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的趙孟頫。《飲馬圖》、《人騎圖》、《秋郊飲馬圖》皆獨步一時。漢馬剽悍,唐馬俊朗?!霸斯诿帷壁w孟頫的馬,華貴閑適,“老向天閑無戰(zhàn)功”。《調(diào)良圖》設(shè)色淡雅,運筆精妙:疾風中,人的衣帽和馬的鬃鬚飄飄若舉,意趣蕭然。趙孟頫在書法繪畫上宗晉、唐、五代,成就非凡,被譽為“中國文人畫宗師”。 繪畫大師普桑,是法國古典派“三杰”之一(普桑、安格爾、大衛(wèi))。普桑崇尚古希臘羅馬的古典美,點燃了法國古典主義繪畫的火種。他的代表作品《阿卡迪亞的牧羊人》,莊重典雅,人物形象富雕塑感,冷峻中包含深情。普桑是17世紀繪畫的集大成者,被稱為“法蘭西繪畫之父”。安格爾是肖像畫大師,《泉》、《土耳其浴女》廣為流傳。人們疑惑《大宮女》:美女的背這么長,是否弄錯了脊椎的節(jié)數(shù)? 滿懷理想的德拉克洛瓦,用死亡、屠殺來表達激情,成為浪漫派的翹楚。在表達感情的深度與力量方面,除去倫勃朗外,沒有人可與他相比。其代表作品《自由領(lǐng)導(dǎo)人民》,場面宏大,色彩強烈。 徐渭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第一人,“青藤畫派”鼻祖。紫禁城收藏的徐渭畫作,摒棄了色彩,豪縱灑脫的水墨,對后世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德拉克洛瓦終身未婚,徐渭“平生遭際實堪傷”。他們用天才、勤奮和努力,書寫了屬于自己的人生傳奇。 “整個繪畫史,是一張神的臉逐漸變成人的臉的過程。”(陳丹青) 當藝術(shù)走向現(xiàn)實,博物館也走向了大眾。千年風尚,璀璨閃耀,歲月積塵也難掩其恒久動人的光芒! 文字 視頻 | 紀錄片觀察 排版 | 王小熊 |
|
來自: gs老張 > 《藝術(shù)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