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岑參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落。 羽書昨夜過渠黎,單于已在金山西。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軍行。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雪片闊 一作:云片闊)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譯文 注釋 這首七古與《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內容不同,《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未寫戰(zhàn)斗,是通過將士頂風冒雪的夜行軍情景烘托必勝之勢;此詩則直寫戰(zhàn)陣之事,具體手法也有所不同。此詩可分四層。 起首六句寫戰(zhàn)斗以前兩軍對壘的緊張狀態(tài)。雖是制造氣氛,卻與《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從自然環(huán)境落筆不同。那里是飛沙走石,暗示將有一場激戰(zhàn);而這里卻直接從戰(zhàn)陣入手:軍府駐地的城頭,角聲劃破夜空,呈現(xiàn)出一種異樣的沉寂,暗示部隊已進入緊張的備戰(zhàn)狀態(tài)。據(jù)《史記·天官書》:“昴為髦頭(旄頭),胡星也”,古人認為旄頭跳躍主胡兵大起,而“旄頭落”則主胡兵覆滅?!拜喤_城頭夜吹角,輪臺城北旄頭 此詩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寶十三載)或755年(天寶十四載),當時岑參擔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判官,是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創(chuàng)作的送行詩。此詩與《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系同一時期、為同一事件、饋贈同一對象之作。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194-195 . 2、周嘯天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607-608 .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