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側看穴星
圖1,曾為某易友鑒定祖墳時,在其鄉(xiāng)見山腳下起一星。
02,側看穴星示意圖
圖2,高山下脈曲如生蛇,束咽起頂,開面弓抱,中出一脈。
03,側看穴星示意圖
圖3,問易友得知,紅圈已有張氏葬之。
04,側看穴星
圖4,側面看,星頂尖起,顯得突兀。 05,于明堂看穴星
圖5,因為得知已有人葬之,于是我暫時無興趣上山,只是在為易友鑒定祖墳時,路過不同的方位,拍攝了不同角度的相片。
06,于明堂看穴星
圖6,正面看有如人坐,穴如腹中。
07,于明堂拉鏡頭看穴星
圖7,急中取緩,位置適宜。 08,于案山腳下看穴星
圖8,這是另一天在對面山下拍攝到的,當天云多,山頂遮蓋了。
09,于案山腳下看穴星

10,于案山腳下拉鏡頭看穴星
11,于案山腳下看穴星

12,于案山腳下看穴星

13,于案山腳下看穴星
14,于案山上看穴星
圖14,于案山頂上俯視穴山,可見龍行勢不止,此星只是枝腳所帶。
15,于案山上看穴星示意圖
圖15,此地只得一重砂內抱,外面的砂都是外拐的,所以知道此星只是行龍所帶,其勢不專于此,只是小結而已。
16,于案山上拉鏡頭看穴星
圖16,內抱外反,還好在穴上只見其抱,不見外反。
17,于案山半山腰看穴星全景圖
圖17,看廣角圖,更見行龍俱是走勢,大勢不停,只是枝腳起一星而得一重龍虎之抱。 18,近看墳墓拼接圖
圖18,在其鄉(xiāng)逛了兩天后,終于鑒定完畢,于是第三天有空就上山來看了一下,此是夫妻分雙墓而葬。(拼接變形了)
19,近看墳墓原圖
圖19,此為張氏所葬,兒子共兩房人。
20,于墳前看明堂
圖20,山上樹太茂密了,明堂照不出來,明堂只見寅甲水,有遠案。
21,于青龍方看案山
圖21,因穴上看不到案山,所以在經過青龍方時,拉鏡頭拍攝了一張案山圖。 22,衛(wèi)星圖看明堂
圖22,實地照不到明堂,只能通過衛(wèi)星圖來了解一下,左方一條小河橫過,案山后也有一條小河逆來。
23,衛(wèi)星圖看穴星
圖23,衛(wèi)星圖也明顯看到行龍大勢不停,此星只是得一重龍虎抱穴,外皆不拱護。
[數據] 束咽:丁 男墳坐庚山248.5度 女墳坐申山246、5度 明堂只見寅甲水 左前丑方起峰
[實地觀察分析] 此為行龍所帶之器,大勢雖不停,但得一重龍虎抱穴,曲下脈,急中取緩而開坪,倒也是小結之真。 因外砂不拱護,故非貴地。但明堂收得一橫一逆二水,是能發(fā)富。
[反饋] 墳中葬者有兩個兒子,大房中的孫輩一般。 小房中的大孫是單位領工資的;二孫做生意約有二千多萬身家(在其鄉(xiāng)財富排第二),兩個曾孫是專學經營管理的,已能幫父親做事。
|